赞比亚媒体刊文分析非洲遭西方“文化殖民”现状

时间:2012-06-12 10:35   来源:中新网

  对曾经的非洲人来说,婚姻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这实际上是一种使社群成员间联系更为紧密的神圣制度,是人性的表达和社群团结与发展的基础。“现代的”非洲人却鄙视“大家庭”一词。现在,非洲人的离婚率几乎与西方一样高,而过去非洲基本上不存在离婚现象,因为结婚意味着与你配偶全家人的结合。

  也许不久后,在“人权”的幌子下,同性非洲人将在法律的允许下同床共眠,婚姻本身的定义将发生变化,这就是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发展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非洲要走的路吗?

  事实上,非洲今日发展所遵循的整体框架都是西方的。现在欧洲及其他西方国家陷入的危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失败,也提醒我们不要盲从于西方。

  世界各国各地区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正是重新定义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非洲需要的是重塑认同并为世界贡献新的发展模式。

  作为非洲人,不仅意味着生活在这块名叫“非洲”的土地上,也不仅意味着黑色的皮肤。其固有的族群精神、特立独行的个性、永不衰竭的文化等,都代表着非洲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非洲,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的原生态大陆,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潜力。这使非洲有机会抛弃贫富不均、物质主义、道德败坏和西方主导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记住,非洲社会珍视社群和家庭价值的传统观念绝不能被抛弃。当然,西方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今天亟需对西方事物加以鉴别,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最终为我所用。

  记者理查德·道登在其《非洲:变化的国家,平凡的奇迹》一书中指出:“许多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都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他们完全继承了殖民统治者的权力,但他们所辖的国家却是由曾经自我管理的旧非洲社会组成的,通过自我形成的权力网和影响力结合在一起。试图用西方国家的统治工具来治理这样根深蒂固的社会架构无异于缘木求鱼”。

  《新非洲人》杂志近期刊文指出:“独立使非洲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自治,但在欧洲人影响下建立的国家和创建的制度并未被非洲文化所接受。同时,欧洲的影响却仍在继续。”在西方发展模式与传统信条间迷茫与挣扎是今天非洲发展落后的原因。简言之,非洲人民仍试图在完全外来移植的体系基础上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有悖于其自由的天性和身份认同,因此充满痛苦与不适。

  非洲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拯救非洲”。重塑非洲认同和向世界贡献新的、更加强调家庭和社群主义的发展模式的任务落在新一代非洲国家领导人肩上。今天,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非洲的全盘西化是否可取?

  我们承受的够多了,是时候开始重塑非洲认同了。(苏然 国际问题专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