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大讲“俄罗斯之冬” 美俄重启对抗时代

时间:2011-12-21 11: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国人大讲“俄罗斯之冬”

  除了奥巴马政府,美国国会和学术界更是异常关注俄罗斯抗议示威的进程。不少议员和学者甚至欢呼“俄罗斯之冬”到来了!

  在记者14日参加的一个研讨会上,美国资深参议员、上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表示,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将不可避免地扫向俄罗斯。

  他还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写道:“亲爱的普京,阿拉伯之春离你很近了!”

  麦凯恩丝毫不掩饰对普京的厌恶。他在研讨会上说,在普京身上,他只看到3个字母:“K、G、B”。这是当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简称。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专家斯蒂芬认为,俄罗斯杜马选举后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虽然不一定会重演为“阿拉伯之春”,但这是苏联解体后基层民众的情绪首次大宣泄。这种趋势“很有可能”成长壮大,并容易动员起更大规模的组织活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

  “重启”早已停机 对抗又成主题

  其实,美俄“重启关系”的蜜月期,几个月前就终结了,其中最大诱因是美方不断推进部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

  12月8日,希拉里在布鲁塞尔北约外长会议上再度强硬表态,她已告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尽管俄罗斯反对,美国仍将继续建立欧洲导弹防御系统。

  当然,她也还是坚守美方一贯的说辞:这一导弹防御系统是为了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而非针对俄罗斯。

  奥巴马2009年上台之初即放弃其前任布什的“东欧反导计划”,代之以此后布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尽管奥巴马政府一再声称该系统是为防御来自伊朗的导弹,但俄罗斯从一开始就认定,欧洲反导系统属于换汤不换药,目的依然是遏制俄方的核威慑能力,由此而打破了从美苏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双方战略平衡。

  2010年11月,北约曾邀请俄罗斯加入其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以显示北约“不针对俄罗斯”。然而,一年多来,北约与俄罗斯的合作谈判毫无进展,已经事实上被搁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