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
“俄多党派体系得到加强”
俄罗斯刚刚结束杜马选举,莫斯科近日就爆发了针对选举和总理普京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对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彼得罗斯基昨日在北京称,示威游行是民主的正常现象,反对派对选举结果不满意,自然可以示威,而民众对选举程序的辩论也是民主的特征。
“选民选择余地更大”
彼得罗斯基指出,选举体现出俄罗斯多党派体系得到加强,正是因为统一俄罗斯党得票变少,选民选择余地才更大。
彼得罗斯基表示:“俄罗斯民主化道路漫长,需要进一步努力,这是一个渐进过程。民主必须根据国情来实施,不能将国外的民主理念强加在俄罗斯身上。”
“俄欧关系难有进展”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专家邢广程表示,世界形势发展迅速,欧洲金融危机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俄罗斯与欧洲未来关系可能不会有太大进展。在新形势下,俄罗斯需要考虑与亚太地区的新关系。
“美惯于领导世界”
邢广程透露说,有专家提出建立俄罗斯的亚洲首都。他说:“因为俄罗斯三分之二领土在亚洲大陆,有人建议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俄罗斯的亚洲首都,正如彼得大帝当年以圣彼得堡作为首都,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
谈及美俄双双转向亚洲的问题,邢广程指出,美国已习惯试图领导世界。它重返亚洲,大多从自己领导亚洲发展过程的角度出发。然而俄罗斯主张多极化世界,它转向亚洲的主要意图是希望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之一,实现多赢。 (本报记者 冯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