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亚北非路在何方 ======

8月16日,在叙利亚东部动乱城市代尔祖尔市,当地居民为部队送行。叙利亚军队装甲部队16日开始从东部动乱城市代尔祖尔市撤离,返回军营。新华社发(巴西姆摄)
国际观察:穿越中东动荡的迷雾
动荡远未止息,未来迷雾重重。中东剧变将如何继续演进?将如何影响这一地区的政治生态?将对大国的利益产生什么样的牵扯?
继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之后,眼下在中东动荡漩涡中颠簸得最厉害的,要数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和也门的萨利赫政权了,尽管约旦、巴林、摩洛哥等国的政权也面临危险的暗流。
在叙利亚和也门,尽管巴沙尔和萨利赫一再承诺推动民族对话,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但反对派的目标已远远不满足于此。他们要的是推翻现政权,建立新政权。这就把他们同政府的矛盾推向了势不两立的境地。
中东剧变前,这一地区的内部平衡由两大派构成:一是以埃及和沙特为核心的温和派,一是以伊朗、叙利亚为核心的激进派。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都背靠后一派。
中东剧变后,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和由沙特、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势力明显加强,土耳其外交势头也明显加强。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成员阿克拉姆·胡萨姆表示,就区域影响力而言,埃及和土耳其将会增强,而伊朗和叙利亚会削弱。
西亚北非面对艰难整合
僵持5个多月的利比亚战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利比亚的后卡扎菲时代突然来临。但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并没有因此而趋于平静,西方国家又将矛头对准了叙利亚。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日前在接受国家电视台专访时说,叙利亚人民的觉悟保卫了祖国,挫败了在近几周内推翻叙利亚政府的阴谋。西亚北非地区是否还在酝酿新的风暴,是当前人们格外关心的问题。
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各国情况虽有不同,但共同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改革步伐和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独立后依然保持着部落式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政治体制混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因素。今年以来发生的动荡表明,这些国家的民众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映他们对本国政治和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也可视作是该地区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显然,这一进程并不会随着领导人下台、政权更替而结束。西亚北非地区面临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是由其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状况决定的,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不是仅仅推翻了旧政权就能得到解决的。中东动荡迎来新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