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析家产与捍卫婚姻该如何兼顾?
对于我们“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传统观念而言,法律规则表面上方便了离婚财产的分割,也可能顺带地冲击到婚姻家庭的稳定,导致一些法律专家所担心的摧毁家庭结构。
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兵临表示,让人担忧的是,在这种司法规则的指引下,一些人对婚姻、对家庭的想象会更加“理性”、更加“势利”。司法解释会确立起人们未来行动的预期。家产的分割越容易,离婚的成本就越小,婚姻家庭关系也就可能越松弛。婚姻家庭绝非单纯的财产关系,而是关乎个人幸福和文明培育的共同体。如何做好不得已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配,同时又发挥法律捍卫婚姻的社会价值,司法解释理应兼顾考虑、均衡决策。
搞不定源头问题——房价高企、妇女地位低,你无论怎么分财产、打击“小三”,都是转移目标,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南方都市报“街谈”刊文《谈钱伤感情》指出,是什么让现在的《婚姻法》如此赤裸裸地谈钱、谈房产,是值得让人反思的一件事。不再被迫因经济原因而结婚或维持一个不满意的婚姻,恐怕是所有追求社会正义者的良好愿望。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其复杂,每每有法律难以厘清的模糊地带和人性之痛。新司法解释出台后,恐怕会实行很长一段时间,只希望那些实践司法条文的法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多考虑弱者的处境才好。
能让婚姻告别谋利时代,回归情感本质,本身就是一次对情感的重大救赎。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单士兵评论说,爱情的保鲜与婚姻的保质,不会因为经济手段获得永远,就像得到敞亮的房子却未必拥有轻松自由的情感。现代人在文化价值上的偏执与错位,注定会让以前成为无数人生活港湾的婚姻,变成心灵的桎梏。理性的婚姻应该告别谋利时代,当然,要真正回归到情感交融的本质,最后还是需要一种让这个时代拥有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来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