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商业银行设计一些个性化产品,在贷款审批等方面可以实现集约化和模板化,从而实现收益覆盖成本。
“要持久地、更好地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必须依赖商业模式的力量。”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总经理高级助理李超在接受采访时说,“大数法则、小数定律”和批量授信是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为此,民生银行首先推行“大数法则、小数定律”,客户数量做多,单笔金额做小,有效降低单笔贷款的违约风险。其次,采用“商圈”模式化管理,并与行业协会、商会合作,实现规模化运作,降低单笔授信的成本。再次,寻找有利于企业评级的方法,深入了解企业和行业,通过水电气数据变化、原料采购单、收款凭证等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此外,在行业选择上,主要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倾斜,如建材、服装、茶叶、小家电等,企业的收益有保障,还款能力也较为稳定。
“产业集群和专业交易市场,为‘批量化’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夏国杰说,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里有大量的小微企业,它们从事同一个产业或相关产业,有着相似的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针对这些小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设计一些个性化产品,在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方面可以实现集约化和模板化,在贷款企业增多的同时银行的成本也相应降低,从而实现收益覆盖成本。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在各行各业,银行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要花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中信银行苏州分行盛泽支行行长孙志荣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持续开展小微金融业务,银行一是适当提高贷款利率来覆盖成本,目前盛泽支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8%左右,略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二是精细化管理,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开发更多标准化的信贷产品,可以有效节省信贷成本,从而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专业”支行为创新试水
随着政策持续推动及竞争的深入,银行创新力度正逐步加大,小微专业支行是模式创新的进一步升级。
欲在小微金融服务市场里有所作为,无疑须先“见微”。华夏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总经理卢小群认为,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及竞争的深入,银行创新力度正逐步加大,小微专业支行是模式创新的进一步升级。“特色支行其实面向的可以说是更大的商圈。银行可以批量化落实目标小微客户群体,减少营销成本,并得到更多的信誉保障。”卢小群说。
水产支行、石材支行、茶叶支行、服装支行……走进民生银行泉州支行的营业网点,以专业市场命名的专业化支行令人耳目一新。建设专业化、特色化支行,也是银行业探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在未来3年,民生银行还将着力打造100家至150家专业支行,为特定产业的小微企业群体提供更具特色、更加专业的服务。
华夏银行温州市永嘉支行行长郑孩认为,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眼光要放长远,伴随着一批特色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它们的金融需求相应增多,不仅贷款额度扩大,还会衍生出员工工资代发账户、国际业务、理财业务、财富管理等多项业务,银行在贴心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还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王信川 崔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