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民的所需所求,无非就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近年来,随着投入不断加大、体系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低水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多轨制”——不同人群保障水平有明显差异;“碎片化”——保障制度混杂、封闭运行、协调困难等等,未来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突出问题,一是政府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当中,基尼系数高企。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但仍属偏高状态。
第三,医疗改革:医疗保障已实现了95%以上的人口,成绩得来不易。但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医改力度、速度与人民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医改,应在公立医院身上发力,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进一步坐实公益性、公平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
第四,教育公平:教育深化改革应着力于提高教育水平,保障教育公平。前者包括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等等;后者包括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破除择校热;增加城市学位,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考试权利等。此外,住房保障、食品安全、金融体制、城镇化、行政改革、司法体制、社会治理等领域,都存在着民意集中的焦点与热点。
未来的深化改革之路,一是守底线,保基本、补短板;二是上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三是保公平,着眼于政策公平性;四是提质量,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 (练洪洋)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