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把文明执法汇入城市气质(治理者说)】
人民日报 2016.09.12 一个城市的气质,除了看风土人情、大街小巷,更与精神文明息息相关。城市文明并非看不见、摸不着,往往表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政府部门的干事创业里。
以政府为例,执法活动是否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山东平度市文化执法局这些年探索了一种与当事人良性互动的执法模式,实践中颇受好评。
文化执法承担着几十部法律法规中规定的400余项职能,执法过程其实也是普法过程。如何在文化领域的执法过程中让法律说话、让当事人服气,甚至进一步帮助解决当事人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次查处无证经营印刷厂案件,负责人诚恳地承认了违法行为,承诺短时间内整改,执法人员依据印刷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低限处罚,并帮助联系审批部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惩罚、教育、帮扶相并,比起简单关停,更有助于一个守法企业的成长。
执法活动有法的公正,也应有法的温度。今天的执法者必须更专业,同时不能盲目、冰冷地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罚。在一起侵犯著作权案件中,文化执法局专门致函公检法部门,说明了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的表现,为当事人争取宽大处理,最终法院也对其依法从轻判决。惩罚需要依法,教育才是根本。执法本身也是一种和群众交流的过程,可以更好帮助当事人学习法律、普及法律,提高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