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中共走出成功治党新路(望海楼)

2016年10月31日 16:07: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延伸阅读:为中国精神注入“美的力量”】

2016.10.31 光明日报  在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两年来,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锐意实践,勤勉创作,美术界出现了很多新气象。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党和国家联系美术界的桥梁和纽带,两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美术家,推动各项美术事业稳步向前。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总结以往成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有组织成规模的美术家写生采风创作活动,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几百位美术家分批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采风写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15位美术家作品展,遴选2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基层采风创作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过程中,“走进去”的觉悟、“融进去”的情怀和“沉下来”的恒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那么,如何催生优秀的美术作品呢?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组织高水平的学术展览是个主要途径。中国美术家协会多年来努力把握大势,对准方向,中心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展开,在党和国家的多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出过很多主题鲜明、广受好评的大型展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文艺界普遍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对此我们是有清醒认识的。避免浮躁心态、克服虚荣心理,平心静气、不忘初心,多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多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捕捉灵感,多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艺术门类的交融中发掘创意,开阔视野、持续创新,多创作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体现时代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仍然是文艺工作者最迫切的使命与任务。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出现一批批优秀作品。何为优秀作品呢?在我看来,它要具有两种精神,一是中国精神,另一个是创新精神。我们过去谈中国精神比较少,那是因为当时国家综合实力较弱,更多的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面崛起,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高举中国精神的文化大旗。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广大美术工作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中国精神通过美术作品彰显出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韩静]

相关内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