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启用的孔庙多媒体六艺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打造孔子学堂,以中日英韩四种语言开展户外教学。
“不入宗庙,焉知宗庙之美”,人们在多媒体互动的庙堂之下,从听觉、视觉、触觉全面体验六艺内涵和儒家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学习渐成兴趣和习惯。
岛内的中华文化传承保护,儒学文化只是一部分。步调紧凑的台北,在时尚背后蕴藏着人文意识、超前的创意理念,人们在喧闹之后能沉静下来思考和学习。
中华优秀文化对不少台湾民众来说,已融入到血脉里。自清代起萌生的文社、诗社等儒学组织,在“日据时代”依然兴盛,避免了中华文化因日本殖民统治而导致断层。
风靡两岸的周杰伦和方文山,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融入古典文化意象影响无数“80后”;流行至大陆的琼瑶电视剧里男女主角诗词歌赋随手拈来,古龙小说中武侠角色的“仁义礼智信”成为被尊崇的侠义精神……健康的流行文化发挥了作用,积极影响着几代人。
不过,优秀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也会遭遇瓶颈。老一辈喜爱的布袋戏、歌仔戏、南音等,曾一度遭遇没落。为了挽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剧团大胆创新,再造传统。台湾明华园歌仔戏剧团以现代舞台表现手法在传统乡土歌仔戏表演中融入现代舞的肢体动作;汉唐乐府在古南音基础上结合了传统舞蹈梨园戏,享誉海内外;布袋戏人物造型时尚前卫,眼神充满个性,实现重新火爆。
最近在台湾颇受欢迎的电影《阵头》,讲述了一群台湾年轻人如何凭借执著信念、满腔热情和现代创意,复兴了台湾民俗文化电音三太子。记者在影院看到,观影人群中不少是衣着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为文化的震撼力击掌喝彩,对这部本该“小众”电影的追捧和喜爱之情不差于其他大片。
来自大陆的人们会发现,对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是台湾的一大特色。(记者 任沁沁 张承志)
[责任编辑:郭庆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