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孝德、树本、至善”
南海制度构建核心价值观
在西樵,文化印记随处可见,也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得以传承发扬。而在整个南海,传统文化的思想养分又通过不同形式延续,并逐步与现代制度相结合,以现代文明的形式在城市社区中得以传承。
今年上半年,南海提出大力构建“关爱、孝德、树本、至善”的社区核心价值观。甘阳表示,这无疑与国学经典的教育本质不谋而合。“南海的基层核心价值观也是《四书》等儒家经典核心价值观,至善一词就出现在《四书》《大学》中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陈来介绍说,国学教育注重的是综合文化素质的成长。传统文化提供给青少年乃至成年人一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四书为例,中国人所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对它最规范的陈述和表达就是从四书中来的。”
传文布道、以文塑人的传统,在今日的西樵山下得以延续。一批批学龄前儿童穿着博士服,戴着博士帽参加开笔礼;特色教育走进西樵19所中小学课堂,在国学、音乐、礼仪、书法等课程的熏陶中,学生们识得知识,也培养品行;在西樵山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村民们每年都会自发地祭奠孔子诞,古村八景之一的“社学斜晖”是保存至今的社学(私塾),其办学宗旨为明德、新民。
纵观南海全局,“关爱”、“孝德”、“树本”、“至善”已写入南海《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被定位为社区核心价值观,并将在全区推广。以南海中心城区桂城街道为例,在以“爱家、爱桂城”为主题的关爱工程建设中,不仅在全社会倡导“爱己及人,助人乐己”的社会价值,还通过培育社工、义工组织,以竞标购买社工服务等形式建立制度,让传统文化中的“大爱”精神借助制度的力量传承发扬。去年,桂城全年上访案件总数同比下降33.2%。桂城慈善会累计募集资金2400多万元,其中240多万元用于资助低保户、孤寡残障和贫困学生。
去年,广东提出将用5-10年的时间,以世界眼光打造具有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的当代广东先进文化。而以西樵为原点的南海,正以文化引领,通过文化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促使人文素养及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开创“以文塑人”的新路。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