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识分子,像做裁判;做掌权者的时候,像是球员。知识分子可以是潇洒的,可以去批判;当成为体制内握有实权的执行者,就完全不同了,必须是默默工作的人。
龙应台曾担任台北文化局局长的经历也颇受人关注,有读者问:“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你怎样看待学者为官?独立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官员的立场矛盾吗?”
龙应台毫不犹豫地说:“作为知识分子,像做裁判;做掌权者的时候,像是球员。知识分子可以是潇洒的,可以去批判,职责在于以文字影响思想、指出方向;当成为体制内握有实权的执行者,就完全不同了,必须是默默工作的人,而不是指点江山。”
这两种工作需要两种不同的个性,所以龙应台觉得,一旦知识分子进到机制内做执行者,必须暂时放下知识分子的身份。如果想要用权力达到个人理想的话,必须变成一个忍辱负重,有耐心协调的人。不能靠文章去宣扬自己,必须要以自己工作的成果去任人批判。“这是必须的角色转换。如果想两者得兼,那就容易错乱。”
人们也关注到“龙局长”在任上曾有一张在“议会”被质询后“伏案痛哭”的照片,龙应台对此首次“揭秘”:“其实我不是在哭啊,我趴在那里是偷偷在笑呢!当时是有议员很厉害地质问我:‘你都不是台湾人,怎么能够当文化局长?’我觉得问得很好笑。第二天,办公室里满是民众送来安慰的鲜花,这也算是我亲身加入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吧。”
谈成长:多读历史点亮心智
独立自由的思想、完整的人格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今天的年轻人应多读历史,横向纵向比较,开阔视野,点亮心智。
从书中,龙应台传达出一个观点:个人在集体中应当保持一种警觉和清醒,才能够避免集体滑向失控。于是有台下观众问:“我们的孩子,大都从小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该如何突破集体的局限?”
龙应台认为,独立自由的思想、完整的人格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她曾在美国、德国居住,发现即使是欧美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今天的年轻人应多读历史,横向纵向比较,开阔视野,点亮心智。
[责任编辑: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