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台经贸合作持续升温 亮点纷呈

时间:2013-01-25 09:14   来源:中国台湾网

  交流团在台叙深情、谈合作、谋发展,宣传推介了山东,重点介绍了山东省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深化鲁台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就促进农产品贸易、加强渔业合作、吸引台商来鲁投资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得到台湾各界尤其是农渔业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

  年内,济南市市长杨鲁豫、青岛市市长张新起、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烟台市市长王良、德州市市长陈先运和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战树毅等也分别率团赴台考察和商谈合作事项,推进促成了一大批优质台资项目落地。

  为促进山东企业入岛发展,9月和12月,山东省国资委和台湾工业总会合作,在潍坊、台湾两次举办“鲁台双向投资暨高端人才合作洽谈会”, 为探讨鲁台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高端人才交流机制打下良好基础。在广泛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山东省共7家企业在岛内建厂或设立分支机构,与台湾同业间实现各类合作,投资额达9104万美元。 

  三、台商投资山东结构不断优化

  2012年,鲁台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1.4亿美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额15.4亿美元,下降3.9%,进口26亿美元,增长3.6%。在总体增速回落的同时,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全省新批台资项目156个,合同利用台资25.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3.9亿美元。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6个,占项目总数的36%,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8个。

  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386个,实际使用台资201.7亿美元。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在第十八届鲁台会等大型鲁台经贸交流活动的推动下,全省合同利用台资和实际利用台资额均为上半年的3倍多,表明台商投资山东的信心和意向没有减弱,并随经济形势好转,在有效应对成本上升、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加快了在山东投资发展的步伐。

  全年台商投资结构总体呈现一产稳步增长、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台商在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进一步增长,并逐步探讨科技园区合作、产业链整合、共建大型制造基地、科技人才交流等各类新型合作模式。服务业领域成为投资新热点,全年共批准台资服务业项目66个,合同利用台资7.9亿美元,占全年合同利用台资的31%。齐鲁台湾城、齐鲁台湾金融商贸产业城、台湾医疗康体中心等一系列台湾城项目的启动建设,将为下一步鲁台相关服务业合作提供优良载体。统一集团在济阳投资1亿美元的饮料项目已于11月份正式投产;耐斯集团投资2.5亿美元的项目也已开工奠基;联电在济宁新投资三大高端核心项目,总投资额达6.7亿美元,销售收入211亿元,利税51亿元。在省领导推动下,省政府与鸿海集团就深化战略合作达成协议,有关市政府与日月光、蓝天、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战略合作也取得重要进展。

  四、台湾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2012年,山东各类台湾园区引进台资项目88个,占全省全年引进台资项目数的56%,实际使用台资2.85亿美元,占全省使用台资额的21%。截至2012年底,全省台湾园区累计引进台资项目683个,占全省历年累计批准台资项目的16%;实际使用台资56亿美元,占全省历年累计使用台资的28%,台湾园区已成为鲁台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全省台湾园区吸引台资持续增多的同时,充分注重高点高端定位,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除富士康科技(烟台)工业园、山东省(济北)台湾工业园等台湾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外,像山东省(曲阜)台湾工业园引进总投资2998万美元的天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海峡两岸(平度)农业合作实验区引进的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正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山东省(聊城)台湾工业园引进的总投资2400万美元的台湾超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等,对园区发展和产业引领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鲁台两地直航稳步推进

  2012年,山东与台湾空中直航航线不断增多,运力持续扩大,山东航空、东方航空、长荣航空、立荣航空、中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执行航班2352个,比上年增长36%,运送旅客达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截至目前,山东省累计开通两岸空中直航航线6条,往返航班5786次,共运送旅客79万多人次。9月,蓬莱港被列为两岸海运直航港口,12月,威海机场被增列为两岸空中定期客运航点。至此,山东省对台空中直航点增至4个,成为大陆开通对台空中直航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海运直航港口增至10个,港口货物运输量也持续增多。(中国台湾网山东省台办通讯员 鞠新泉)

鲁台农业渔业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图片来源:山东省台办)

  浏览更多各地涉台新闻 


编辑:李瑞艳

相关新闻

图片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