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
CPI、PPI涨幅双双扩大
4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月上涨1.8%,涨幅比3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4月份CPI比3月份上涨0.8%。1-4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涨幅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4月份,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比上年同月上涨3%,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3.6%,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4.1%。
■居民收入
消费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1-4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9元,同比增长8.6%。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8.7%和8%,合计拉动总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48元,增长11.9%,快于收入增速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586元,同比增长10.7%。
【解读】
居住和食品类为价格上涨主因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CPI上涨主要是受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拉升影响。其中居住类价格受住房贷款利率优惠幅度调整影响上涨5.1%,食品类上涨4%(其中干豆类上涨 29.9%、鲜菜上涨32.6%),以上两类共拉动总指数上升1.9个百分点,是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此外,环比方面,居住类环比上涨4.4%,拉动环比指数上涨0.6个百分点,是拉动价格环比上涨的主要动力。
物价仍属温和上涨
于秀琴:1.8%的涨幅仍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虽然本市目前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不会出现比较大的物价上涨情况,后几个月本市的物价指数仍会处于一个相对温和的变化区间。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居民消费指数同比1.8%的涨幅还在可控范围内。随着楼市新政效应的显现,以及6、7月蔬菜、水果等供应的增加,房价和物价都会趋于平稳,尤其是房价还可能有一个下探的过程。因此,北京的经济不会有通胀的危险,物价也不会上涨过快。
物价存在上涨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教授郑超愚:尽管北京物价温和增长,但仍然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一是翘尾因素将发挥作用。去年4、5月份,北京CPI一直处于负增长,尤其是5月降幅扩大,预计CPI还将进一步走高。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同时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从而会推动CPI上升。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居住类价格可能会有所下探,相应会冲抵一些上涨压力的影响。 (记者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