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形势急转直下 首次出现买家违约潮

时间:2010-04-23 10:16   来源:新京报

  ■ 后市展望

  “楼市或再次步入寒冬”

  “3个月后,市场上需求的大幅萎缩将成为定局,开发商不得不客观面对后市无力的事实。而年底将又是一个地产行业的寒冬。”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认为,新政将极大地增加购房成本和房产拥有成本,加上政府所释放的明确信号,市场将很快由看涨转为看跌,投资客将大幅退出楼市,需求锐减。

  杨少锋表示,由于2009年大部分开发商通过销售和各种渠道回笼了大量的现金,短期之内绝大部分开发商都没有资金压力,加上近期市场上多数一线城市可售房源较少,所以短期之内房价还将持续坚挺,许多开发商还将保持观望态度。。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齐凡认为,短时期内可能会有一批投资者将其房子抛售到二手房市场,导致二手房价格先行下跌,然后传递到新房市场,新房价格下跌再影响二手房。

  ■ 连线·他城

  广州退房创纪录 二线城市较平静

  中央连出重拳遏制房价后,各一线城市反应迅速而剧烈,二线城市则相对舒缓一些。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退房率一周涨了5倍,其中20日当天竟然出现了804次的退房纪录,创下广州楼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出现退房的楼盘集中在买家实力弱的外围区域,中心城区不太明显。而据阳光家缘数据显示,广州市一手网签价格也跌破了万元,15日为11704元/平米,17日即跌至9757元/平米,幅度和速度都很惊人。房价的下跌,让投资客更警惕起来,希望能借此机会“捡便宜”。

  在深圳,近几日的新房成交量已经腰斩。早前一周,深圳的新房成交量还维持在平均150套/天左右,4月18日、20日分别只成交101套、60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目前上海至少有15个楼盘一再推迟开盘。开发商继续坚持的捂盘策略,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调控新政的见效过程。

  而此前被热炒的海南岛,此番对于新政的反应并不明显。虽然17、18日两天,海口、三亚、琼海三地的商品房交易量都有所下降,但当地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对海南整体的购买力会有影响,但不会太大。理由是海南房价已经走高,其旅游房产以外地人购买居多,大部分为高收入人群,一次性付款者居多。

  此外,在大连、青岛、石家庄、无锡等二线城市,市场依然相对平静,以观望为主,抛盘现象几乎没有出现。因为此类城市的楼市以自住需求为主,投资客所占较小。广东佛山林先生近期正打算买房自住,新政出台后他一边期待房价会有所下降,趁机改善居住条件,一边又担心一线城市的投资客会转移到二线城市,致使原先的“价值洼地”会上涨。

  差异化信贷政策步步逼退楼市炒家

  “精准打击”,是不少业内人士对4月15日、17日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房贷调控政策的评价。

  尽管如此,部分业内人士从金融的角度点评时,仍然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很可能还会继续膨胀。泡沫严重的区域和产品就会遭到严重的交易量萎缩,然后资金链脆弱的二手房主和开发商将开始低价抛盘。而中央对楼市的信贷调控政策中,部分细则的实施可能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如对“高房价地区”的界定,又如目前银行核实“以家庭为单位”的二套房比较困难等。

  二三套房抬门槛遏投机

  政策:4月15日,国务院决定对二套房贷实行最低5成首付,贷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1.1,三套以上贷款要求更严。

  解读:此新政将“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提升至首位,从抑制需求的角度控制房价,表明政府对由投资性需求导致的短期房价涨幅过快更加关注。严控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炒房客有非常大的打击力。同时,没有直接影响首次置业的刚需客户。而对购房者的影响主要是心理预期,即购房者对新政可能造成的房价下行的影响有所期待,造成其会有一段期间的观望。

  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表示,目前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正是这一差别化的信贷政策,首付和利率的提高会带来较大的成交障碍,这将直接扼杀投资者继续投资的兴趣。从楼市“量在价先”的规律来看,短期房价难有下降,中期趋于下降的可能性极大。

  世联地产4月21日公布的对该公司在北京代理的十余个楼盘的调查显示,单价2.5万元以上项目的成交客户中,40%以上都是首付50%以上,一次性付款比例高达35%-40%;均价1.6万元以上楼盘的一次性付款比例也较高。据此,陈劲松认为,从与2007年“9·27新政”的对比来看,市场对部分调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力,调控的收效程度还有待观察。在今年整体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局面下打压楼市,地方政府的真正的执行力度会对将来政策的效力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