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擂响战鼓,接着,厦门特区扩大至全市,面对给三农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集美区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创新三农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7月27日,笔者从厦门市集美区委农办获悉,2010年上半年,集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7元,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9.5%,实现连续七年集美区农民人均收入递增9%以上目标,继续领先厦门市各区。
今年上半年,承接国际经济回暖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诸多有利因素,厦门市集美区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预计目标,名列厦门市各区之首。围绕农民增收的三农核心,上半年,集美区推出有效措施包括:努力让农村富余劳力充分就业,利用现有区、镇(街)、村(居)三级农村就业网络资源,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指导,提高就业率,先后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200人、培训700人;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与金融、企业的沟通协调,鼓励农民兴办经济实体,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周边配套服务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积极落实市、区政府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政策,落实兑现税收返还、村民入股贷款贴息优惠等工作;加快杏滨果蔬批发市场、铁山外口公寓、上头亭邻里中心和浒井、三社外口公寓等项目建设;推进长宏电影娱乐城、黄庄外口公寓三期等项目开业、投产。争取市级对每个集体经济项目100万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依照全市中长期布局与规划,动员和鼓励失地失渔失猪农民兴建“森林人家”项目,实施乡村旅游试点工程;引导和帮助当地农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经营“农家乐”,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岛内外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和梯次储备市级重点村项目。今年上半年,加紧完善辖区灌口镇双岭、东辉村和后溪镇仑上村等4个市级重点村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财政配套投资1400万元,实施全区首批的后溪镇后溪、前进2个村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重点村项目。围绕村庄的硬化和绿化、美化、彩化及亮化等工程项目,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满意工程。(吴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