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扎堆入市,手续费优惠减免,存款利率上浮到顶,银行年末争抢客户日趋激烈。专家指出,银行年末往往有“冲时点”的突击揽储冲动,多元化的竞争手段虽然增加了市场选择,也让利了客户,但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警惕风险积聚。
年末理财产品扎堆上市
随着年末的到来,各银行出于扩大潜在存款的需要,频频推出预期收益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部的一份报告显示,11月共有97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938款,新发行的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和今年10月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比增长19.04%,环比增长15.76%。
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日前推出的一款“乾元-共享型”理财产品,单笔认购金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5%,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3%的利率。
品牌号召力稍弱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如哈尔滨银行日前推出的“丁香花理财智赢”,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75%。记者在上海银行北辰支行、大连银行北辰支行等银行了解到,城商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荣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银行体系的存款存在储蓄搬家的可能。发行理财产品就是一种确保存款留在银行体系内的主要途径。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收益率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去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6%左右,而今年大都在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