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心运筹宏观政策寻求最佳发展途径

时间:2010-07-20 10:24   来源:新华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对当前中国面临的“难题”进行梳理。他认为主要难题表现在: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政府投资和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恢复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与避免经济复苏夭折甚至出现二次探底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汇率政策调整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程恩富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面临的大部分经济问题和不良现象都与增长速度过快有关。“因为要完成高速度,地方政府就会不惜一切,例如高能源高污染产品出口,破坏环境,低效开采等,这样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收益都很难提高。”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两难”困境,今年上半年,中国政府着眼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出台了多项宏观经济政策,如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多个省份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清理力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降温,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整顿、规范和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调整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等。

  在有保有压的政策调控下,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0.3%,比一季度的11.9%降低了1.6个百分点。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2.9%,低于5月3.1%的增幅,房价环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显示,此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是有效的,中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货膨胀。

  程恩富认为,目前经济指标逐步进入正常运行的区域,是中国宏观调控努力的结果。他表示目前更重要的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而前提是不盲目追求高速度。

  程恩富建议,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想速度应该在8%-9%之间。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