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澄清:百姓不愿花钱影响经济增长等纯属误区

时间:2009-11-06 09:42   来源:人民日报

  误区二:这一轮中国经济内需的扩大是靠“铁公机”投资拉起来的?

  这里面确实有“铁公机”,但占的比重并不很大。不要简单地批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民生的投资应该越多越好

  记者:您提出的第二个认识误区是关于投资的,就是许多人认为,这一轮中国经济内需的扩大主要是靠“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拉起来的。

  卢中原:不能简单地说这次投资主要的拉动点是基础设施,这不符合事实。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了4万亿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这里面确实有“铁公机”,但是它们占的比重并不很大。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灾后重建投资、沼气池的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投资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需要投资的。尤其需要说明,保障性住房投资在本质上不是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是消费性的公共服务开支。投资增长确实是很快,但是对这种快我们要分析它的结构,如果这里面有更多的投向生态,投向节能环保技术,投向民生的改善,那是非常正确的,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符合惠民生的调控意图,这样的投资应该越多越好。

  我们不要简单地批评投资,投资率高本身是有客观必然性的。此外,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数据表明,其中有40%左右会转到消费。大量的政府投资带动地方投资、社会投资给农民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又是对消费间接的拉动。因此我们说,对中国的投资拉动也要客观分析。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