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士代表团此次参会就提出了“对普通应税公司实行最低可达12.6%的低税率”、“对本国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投资公司可享受长达十年的税收优惠”等。澳大利亚代表团认为中澳双方长期以来的贸易合作传统以及双边贸易额的稳定增长为中国企业赴澳投资创造了机遇;以色列主打高新技术和创新的观念,以本国的高科技集群和创新研发人力资源丰富吸引中国企业,鼓励中国企业踊跃投资以色列,并成为“第二个微软公司”;太平洋岛国等欠发达国家则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投资机会为“卖点”吸引中国资本。
面对海外潮涌的商机和政策优惠,很多出席会议的中国企业代表都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瑞士整体投资环境比较好,又是很多500强企业的总部驻地,前景比较好。”一位中国企业代表兴奋地告诉记者。
“首次洽谈会的规模和海内外参展报名的踊跃度均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发言人在此前的情况通报会上说。而中国资本之所以如此吸引世界众多国家的目光,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快速增长,资本实力日益雄厚,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驱散,中国企业已经成为跨国投资舞台上众望所归的希望之星。
2008年,全球FDI下降13.5%,但中国达559亿美元,同比增幅11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十二大对外投资主体,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
主论坛上作主旨演讲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2002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年度对外投资额从27亿美元增长到约5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6%。截至2008年,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存量达到184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对外投资下降背景下,今年1至9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仍达到3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
“此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和形式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特点。”张晓强介绍说。在投资主体方面,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仍是主要投资主体,但是比重已经大大下降,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股份比重上升。截至2008年,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比重已经上升到第一位,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排第二位。在对外投资形式方面,并购和参股形式的比重上升,2008年,中国企业收购和兼并额已经达到302亿美元。
TaffereTesfachew表示,金融危机完全改变了全球投资环境,全球FDI从2007年的2万亿美金跌落到今年的不到1.2万亿美金。最大的FDI来源国之中,只有日本、瑞士、加拿大和荷兰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增长的。尽管美国2008年保持住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地位,其FDI仍下降了18%,为3120亿美金。来自欧盟的FDI也锐减30%,为83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