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燃体制改革“引擎”
不仅有路线图,而且有时间表
为了破解“小、弱、散、乱”的问题,不再只为别人做“纽扣”,尽快实现文化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如今,广东正着手推进产业资源的跨地域、跨行业的并购整合,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对此,他们不仅有路线图,而且有时间表。
“这其中,就包括推动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对全省发行渠道进行整合,打造广东省新华联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仲南表示,“但这种整合,决不是走回头路,回到计划经济下一统就死的状态,而是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统一连锁经营,高效物流配送的实体。”
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广东现有的50家图书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中,已有38家完成转制工作,余下的12家也将加快步伐,确保年底前完成转制工作。”赖斌的话中,透出广东再燃文化体制改革“引擎”的决心,“当前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区域、按级别配置资源的格局。”
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正谋求上市融资。作为国内最大的动漫玩具企业,广东奥飞动漫文化公司的原创动画片和动漫衍生产品销售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头4个月实现产值2.7亿元。目前,其首发申请已获通过,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动漫玩具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目前,广东正组建省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理顺省直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宏观调控,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设立“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扶持重点和先导性文化产业项目。
开发文化市场“源泉”
以公共文化牵引产业上升
记者了解到,广东文化产业之所以发展速度放缓,关键在于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加之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的文化消费愿望不及北京、上海、江浙等地。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表示,从根本上来说,群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和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大小。因此,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就是重视文化市场的培育。要实现《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GDP8%”的目标,只有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充分激发出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才能使文化产业拥有源源不竭的市场源泉。
而广东的决策者们也已认识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者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眼下,广东正不断加大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省人均占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人均参与文化活动的次数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农村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建成100个流动图书馆分馆;全力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据了解,今年广州在专项经费压缩10%的情况下,对文化的投入接近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以公共文化服务培育产业市场、牵引产业上升的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