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博鳌论坛首次聚焦新兴经济体 关注发展模式

时间:2009-04-17 15:23   来源:G--广州日报

 

亚洲要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

在本届年会上,与会者将专题研讨新兴经济体如何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作用。

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亚洲,暴露出新兴经济体在金融体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亚洲国家开始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榜样,进行艰难的金融体制改革。但事隔10年之后,又一场金融风暴席卷而来,这次的策源地却是此前不断被仿效并视为样板的美国。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新兴经济体将如何面对?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全球金融架构来防范类似的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对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国际金融秩序进行改革。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包括WTO在内都面临改革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持续萧条。”殷仲义表示。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不仅想协调亚洲在应对金融危机上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且也将协调亚洲地区参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或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使亚洲国家形成协调一致的立场,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充分体现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事务当中的重要地位和应有的发言权。”殷仲义对记者表示。

殷仲义期待,本届年会能够成为新兴经济体启动发展模式转型的一次国际论坛。

在殷仲义看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东亚新兴经济体面临发展模式转型的压力。这种转型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

亚洲发展模式必须转型

殷仲义说:“过去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一个非常奇怪的经济循环,就是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提供资本,新兴经济体吸收外资,然后新兴经济体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自己的资源或环境成本、廉价劳动力为世界生产发达国家不愿意生产的商品。这些新兴经济体以创汇为目标,获得了很多外汇。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金融杠杆吸纳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将它们变成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动力。有了消费,又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扩大生产,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实质上看是高储蓄经济体和负储蓄经济体之间很奇怪的经济循环。”

但如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经济循环难以为继,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大规模减少金融杠杆的使用,逐渐从金融创新吸纳其他地区外汇转变为直接融资、信贷融资,这样一来,新兴经济体能够获得的外资在减少,美国愿意吸纳的外汇也在减少,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在大量减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在上升,高储蓄经济体和负储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循环难以为继。

因此,在出口导向型模式和外资流入变得难以为继时,亚洲经济急需寻找并确认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它们不得不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从过去的出口驱动型向以内需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亚洲下一轮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内需、创新还是人力资源?

亚洲复苏要依赖区域间需求

“这种转变,仅仅靠一个国家内部的需求,很可能难以保证一个单一经济体能够自救,难以保证其一贯保持经济的增长。这涉及既要启动国家和地区的内需,又要启动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需求。”殷仲义认为。

他分析说,从世界经济板块结构看,欧洲国家国际贸易总额当中,73%~74%都是欧洲国家内部的相互贸易。从亚洲国家看,亚洲地区对外贸易总量不到48%来自于区域内贸易,其余都是跨洲贸易,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贸易的空间还很大。“一方面通过区域内的相互需求,一方面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内部需求,合起来可能会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和契机。”殷仲义说。

根据很多专家的研判,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不是短期内就能够结束的,有人说两三年,有人说四五年,还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将长达10年的萧条。殷仲义认为,如果亚洲能够在金融、货币、贸易、投资等方面找到新的合作领域,找到新的合作机制,并且都有合作的共识,共同的愿望,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他说,希望这次会议能够通过广泛的交流探讨,找到亚洲国家如何通过金融、货币、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努力,互相帮助,度过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

此外,殷仲义还期望,亚洲地区通过这次论坛,能够协调关于国际经济秩序改革的共同愿望、共同立场、共同需求、共同行动,能够保证亚洲新兴经济体实现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时的目标,使他们的需求得到积极的回应。如何能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对亚洲经济作出的重大贡献。

根据已公布的年会日程,绿色经济与绿色能源、全球气候变暖等往届年会上关注的传统话题也将会论及。

年会厉行节俭 举行电视辩论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面对危机的到来,失业、裁员、减薪、停产、破产等词汇不断刺激人们的脑细胞。保增长,就必须保企业。本届年会上将举行“危机中求发展:企业‘过冬’的战略选择”、“企业的新兴市场战略”等专题会议,探讨企业如何度过危机,并发展壮大。

即便在经济陷入困境的形势下,中小企业也以其活力、创新精神和提供就业机会的巨大潜力,显现出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面临人才争夺、融资无门等成长的烦恼。本届年会给了中小企业一席之地,“中小企业的人才、融资和成长策略”专题会将提供一些参考。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年会厉行节俭,取消了盛大晚宴、文艺演出和烟火晚会等大型活动。

此外,本届年会还将首次举行电视辩论会,主题是“亚洲的下一个优势”。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将进行辩论。

在本届年会上,“海南元素”为历年来最突出,首次专门设置了由海南省政府主办的一个分论坛: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旅游业。

编辑:邵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