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变相恢复长假是否合乎程序?
针对部分省份提出的变相恢复五一长假的措施,有专家提出质疑,这样的方式是否合乎程序?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表示,当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太合适,不过如果现在刚刚实行一年就又改回来的话,好像也不太合适。一项政策不应该朝令夕改,更不应该轻易否定,要有一定的适应期。
“广东省的做法只是用其他假日凑成了七天长假,并不存在违法的问题。问题在于,如果广东的做法被批准了,其他省份纷纷效仿又该怎么办?如果广东人在休假,而其他省份在上班,这样会不会影响工作呢?”张广瑞说。
张广瑞认为,对于类似广东的五一休假方案,中央政府的态度可能会是既不鼓励,也不反对,就像之前一些省份尝试的消费券。只要不违法,广东的做法无可厚非。不过,假日调整不能完全考虑刺激经济,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老百姓的福祉。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清辉告诉记者,如果集中度假确实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的话,广东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对的,不涉及法律的问题,有关部门很可能会批准。不过,如果其他省份纷纷跟进,对于中央政策的严肃性将是一个挑战。
“广东的情况有些特殊,它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的一个省份,既然没有那么多的班要上,多放几天假也是可以的。放假时间一多,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是有帮助的。应当允许地方搞一点创新。不过,如果上升到全国层面的话,我觉得国务院还是应该慎重一些。”高清辉说。
企业 黄金周是拉动内需的一剂良药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港中旅董事长张学武提出,出于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考虑,应恢复五一黄金周。
张学武说:“旅游业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可以直接带动六七个相关产业。游客们要住,能够带动酒店业;要吃,可以带动餐饮业;要行,可以带动交通业;要购物,可以带动零售业等等,确实能够对扩大内需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旅游服务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张学武指出,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
四川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元祝认为,黄金周仍旧是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张希钦也提出,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他表示,当时取消五一黄金周时就存在很多争议。因为“五一”是最好的黄金周,对拉动旅游作用很大。旅游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见效最快,并且国内旅游的潜在市场很大。旅游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并且对就业的拉动力很强。
家电零售巨头也希望恢复长假。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刺激经济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其中消费是推动内需的根本。黄金周释放的巨大消费能量,无疑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有积极的意义。
数据显示 三个小长假不抵一个黄金周
去年,五一长假突然缩短为三天,长线游风光不再,跟团旅游的人数明显减少。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此前五一长假七天的收客量约占全年任务的20%,但去年“五一”的收客量连往年同期的六成都不到。
从去年的清明、“五一”、端午三个节假日来看,虽然都是适合旅游的黄金季节,但人们却没有如一些专家预期那般,迫不及待地背上行囊去找寻风景。
“‘五一‘缩短为小长假,对我们的打击非常大。”杭州国际旅行社市场总监韩俊表示,此前光一个“五一”的营业额通常占全年的10%至20%,但去年三个小长假的营业额加起来,还不到全年的5%。“很显然,3天小长假不足以支撑长线游,挤不出时间,哪怕口袋里有钱也没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