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为何成“贵圆”?
“制作汤圆这类传统食品,牵扯到的面、肉、菜、油这些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农副食品,近年来价格涨幅不小,相信市民也能理解。”长期关注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的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认为,现在有一些旅游景区的老字号企业的传统食品品质大大下降,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一些本身就存在“暴利”现象的餐饮企业的“跟风”涨价和“品质好、售价并不高”的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成本推动型涨价应该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下子涨50%幅度确实偏高,但关键要看商家的利润在什么水平。”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涨价的幅度,更要关注涨价背后的动因是“成本推动型”还是“利润推动型”。
齐晓斋分析指出,近年来食品原料价格上涨较快,企业的人工、店租和管理费用也随之上涨,而老字号产品一般来说“利润是非常薄的”,看商家涨价是否合理还是要看具体的毛利、净利才能下结论。
赵晓宇认为,涨价背后除了原料等成本压力,老字号里有经验的点心师傅长期紧缺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现做现卖关键一在原料,二在师傅的手艺。现在我们有经验的点心师傅人手紧缺,元宵前夕每天超负荷工作,我们也只能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