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楠烇拷7閺堬拷8閺冿拷 閺勭喐婀�娴滐拷 16:02:42
中国台湾网

电解铝陷入行业整体亏损 西部投资热潮逆势加速

时间:2012-03-20 09: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建言 协会多次“上书”

  记者了解到,为了抑制电解铝盲目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去年4月工信部等九部委曾联合发文叫停所有电解铝的拟建项目,并要求地方政府取消对该产业的优惠政策。当时被认为是电解铝发展重镇的新疆并未列入。然而,目前大批电解铝企业进军新疆带来的新建产能急剧扩张,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和质疑。

  “目前协会已经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希望可以引起重视。”王华俊对《经济参考报》说。他透露,目前西部电解铝建设速度过热已经引起行业警惕,协会也通过报告等形式多次上书“力谏”产能的无序扩张。

  记者从另一位协会人士处了解到,协会在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会议上也曾多次反映“西部电解铝产能扩张迅速,将加剧行业过剩等问题”。

  上述人士对记者坦言,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严格控制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投资,并且鼓励有色产业向西部转移,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绝大部分“落户”新疆的电解铝产能都是新上产能,并不是淘汰落后产能后“转移”过来,这对于已经产能过剩且开工率不足的电解铝行业来说根本就是“雪上加霜”。

  据了解,目前全国电解铝总产能达到了2600万吨,因为产能过剩导致开工率不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解铝产量为1780.7万吨,而2010年,中国电解铝产量为1613.3万吨。根据齐鲁证券的测算,2012年2月份国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为81.5%,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为82.1%,较2011年12月份分别下降了3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

  “在开工率已经不足的情况下,如此高的新增产能对整个行业而言,无疑会加剧产能过剩,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非常严重。”中铝一位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说。在他看来,“新建”却没有相应的“淘汰”,不仅会加剧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而且对于电解铝行业而言,产能的急剧扩张必然带来行业过剩,同时价格下跌,整个行业亏损困局将难以逆转。

  目前是电解铝行业传统旺季,但是下游需求并未有所改观,加上产能过剩、成本增加等因素,电解铝全行业正处于全面亏损状态。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年原铝均价在17000元/吨左右,大部分电解铝企业的主业都基本不赚钱或最多盈亏平衡,而进入2012年铝价下跌至16000元每吨左右,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亏损。

  对策 应在国家层面建立电解铝产能规划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都纷纷呼吁,应该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电解铝产能规划,一方面,在规划下合理配置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的产能和步伐,加强行业管理,另一方面,制定并健全中东部地区的产能退出机制,并且进行有效监督,争取把电解铝产能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企业加速扩张的幕后推手。”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因为西部较大成本优势,所以扩张的确给企业带来较多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对GDP增长的追求比较强烈,因此,对GDP贡献率大的电解铝等产业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张孝德强调,虽然向西部转移是好事,也会降低企业成本,再加上国家也鼓励电解铝企业向西部转移,但现实的情况是西部新建的企业与东部已有产业的企业不是同一个企业,造成了产能极大的重复。

  “除了加剧产能过剩外,西部运输的能力是否能满足急剧增长的产能还是未知数。”王华俊的担忧并不多余,资料显示,新疆只有一条兰新铁路通往内地。

  对于控制生产总量,王华俊指出,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电解铝行业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加速扩张,中东部继续生产,将造成进一步的产能过剩。因此,在西部新建之时,中东部是否能及时退出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产业过剩将会给产业带来的影响,梁焕磊表示,在本已产能过剩的电解铝行业如果不能有效规划和设计,在加大西部发展的同时,中东部地区没有逐步退出,至少是部分退出,将会加剧国内的竞争,致使价格进一步走低,利润下降,进而影响我国出口价格,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张孝德认为,控制生产总量,提高有色金属的管控效率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他建议,在总量受控的条件下,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完善产业退出机制,为行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华泰证券有色分析师刘敏则表示,与其靠政策指导,不如依靠市场。市场自然价格调节杠杆是对产业最好的引导方式,市场的变动会真正使产业转移成为现实。(杨烨 梁倩 刘兵)

共 2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