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厦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在3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始终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并亲自提议和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131平方公里,实行自由港等特殊政策。江泽民同志多次视察厦门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厦门优势、特色应该体现在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这个作用别的经济特区不能代替,这个作用随着历史前进会越来越显示出来”。2006年和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福建考察工作,都专门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慰问厦门广大干部群众和在厦的台湾同胞,对厦门的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厦门完全有条件在对外开放中取得更大成绩、发挥更大作用。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对做好厦门经济特区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着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团结奋斗,厦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30年间,厦门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0亿元,年均增长17.4%;财政总收入从1.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26亿元,年均增长2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同时,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连续3届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30年间,厦门广大干部群众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30年间,厦门始终把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经济特区服务大局的重大使命,在引进台资、两岸直航、民间交流、基层政党交流和对口参访等方面屡创“破冰”之举,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