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盖茨到帕内塔美国“换人”不“换术”

2011-07-08 10:4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王思羽

  与华关系

  “美国始终想知道中国军力情况”

  6月初,盖茨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被称为“香格里拉对话”的亚洲安全会议,在讲话中表示,美国计划在新加坡部署新的战舰,方便近海操作,并在研究一项中期的海空战争计划。而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加强和扩张美军的力量,超越日本和韩国的范围,将东南亚和印度洋纳入美军活动的范围之内。针对盖茨的这番言论,部分舆论猜测是指向军事力量越来越壮大的中国。

  赵可金也认为,由于2008年后,中国强势崛起,周边国家普遍显得担忧,也很有压力,想拉住美国寻求安全保障,美国应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要求更多介入了亚太事务。

  赵可金认为,盖茨在“香格里拉对话”上表达的某种姿态,与他国防部长的身份职责有些不恰当。但由于是一次研讨会,有弹性空间,盖茨代表自己发言似乎也没有太多逾越,算是介于可与不可之间。

  与赵可金观点不同,李大光认为,盖茨此番表白只能说明美国对亚太有新的战略动向,这是美国的国家行为,而并不是盖茨本人的好恶显示。在盖茨任期内,中美两军关系也确实得到了较扎实的发展。

  “今年年初,盖茨实现访华,这是他推进两军关系发展的实际步骤。在访华期间,盖茨与中方一系列领导人会见,双方达成了很多共识。应该说,这对后来中美两军关系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与其前任相比,盖茨是位知华并积极加强推进对华关系的美国军方领导人。”李大光评价说。

  他认为,美国国防部长换人是其内阁成员正常的调整,而中美关系是美国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两者没有太大关系,盖茨的卸任不会影响中美两国关系。

  “美国还会加强亚太地区的影响和主导。对中国基本上是接触加遏制的战略,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会继续加强与东盟各国尤其是与南海有关国家的关系,用以牵引中国,谋求美国在该地区的最大利益。”李大光说。

  赵可金表示,美国人始终想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得怎样。虽然美国和中国恢复军事交流对话,但对话不会改变美国既有的国防框架。美国也始终希望中国经济力量带来的军事力量上升,不会影响他们的全球战略部署。对话和交流不意味美国对其亚太盟国的政策发生变化。

  与中东北非关系

  “北非不是美国利益的重心”

  7月1日,莱昂·帕内塔走马上任,成为美国新一任国防部长,他也是继盖茨后又一个由中情局入主五角大楼的美国安全内阁成员。今年73岁的帕内塔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

  “中情局长手眼通天,掌握国家秘密,对安全威胁判断更准确,是总统最好的情报顾问。国防部长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同意,属于内阁成员。任命内阁一般是总统从扈从、老朋友中挑选,没有特别的惯例可循。”赵可金告诉记者,年纪不是问题,只要是总统信任的“自己人”就行。

  据了解,奥巴马打算今后12年减赤大约4万亿美元,包括国防预算4000亿美元。“人们正以更严苛的目光盯着国防预算。”卸任联邦众议员、共和党人比尔·弗伦泽尔说,帕内塔的任务极其困难且非常敏感。此外,中东北非一些棘手问题,对新防长帕内塔也是一个大考验。

  李大光告诉记者,从当前中东和北非的局势来看,美国对中东局势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和掌控,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至于北非,美国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经费,因为这一地区不是美国利益的重心。赵可金认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在区域内战略影响力严重下降,带来了地区局势动荡。

  “美国此前对穆巴拉克也给予援助,现在无力支援,穆巴拉克也就撑不住了。2003年以后,卡扎菲调整对美政策,也希望通过和美国做朋友来换取援手,但美国这个援手却伸不出来。”赵可金说。

  “虽然美国喊着重返亚洲,但现在它的能力有限,如果在经济上没有太多办法,那么在军事上也就流于战略意义了。可以说美国目前在亚洲没重心,甚至有些狂躁的心理,自己的能力只限于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而不能全面铺开。我认为美国在短期内不会增加盟国,而希望借助巧实力,不出人不出钱,进行一些军事威慑外交。”赵可金分析。(记者 杨春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罗彦军)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