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反腐漩涡 “瓜藤”马力牵出60人名单

2011-05-31 09:16     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王思羽

  关联公司命运成谜

    在受到调查同时,这些公司与中移动的合作也开始出现变数。

    这一变数始于2010年的中移动高管调整。新任总裁李跃履新不久,就提出了全新的采购和增值业务发展思路,从“小数据部”卓望,到“125”字头业务的支撑公司,都全面整顿梳理:调整支撑服务商协议年限,所有新签协议采用一年一签;将利益的分割方式由业务分改为固定劳务费等。

    其时,李向东案与李华案刚爆发不久,以上举措因此被视作中移动清理贪腐积弊而对增值业务体系进行的制度维新。

    这一变化令诸多的关联公司命运笼上阴霾。

    以无限讯奇为例。在外界看来,无限讯奇的盈利模式应该与很多商旅公司和手机搜索公司类似,用户拨打12580查询信息,无限讯奇则通过搜索排名、广告、分成等方式获得收益。但据何东透露,实际的情况是,无限讯奇同时还有“前向收费”,即与中移动进行话费和信息服务费的分成,而且这部分才是业务收入的大头。

    知情人士透露,用户每成功查询一次12580,中移动就要向无限讯奇结算0.16元(2010年5月后已调整到了0.04元),与此同时,用户通过12580成功预定酒店和机票的分成,无限讯奇与中移动按约45:55的比例分账。

    “这部分业务其实并不赚钱,费用调整前,语音分成每月只能几百万,现在更少,酒店机票分成的规模也差不多。”何东说,该公司业务量最大的业务,其实并不是12580信息查询,而是《12580生活播报》手机报,以及更多的“类SP业务”。其中《12580生活播报》以生活服务资讯为主,既向用户收取费用(中移动与无限讯奇5:5分账),同时也为品牌厂商提供广告业务,而“类SP业务”其实就是违章信息、生活提示等向用户提供服务内容的业务,中移动负责进行业务推广,收益则由中移动与无限讯奇5:5分成。

    何东说,《12580生活播报》的广告分成规模也不大,最核心的收入来源还是严重依赖中移动的“类SP业务”,“每个月中移动结算回来的钱几千万”。

    根据工商资料信息,无限讯奇成立于2006年9月,当年没有业务收入,亏损约28万元;2007年业务收入约391万元,净亏损约502万元;2008年业务收入约2200万元,净亏损约728万元;2009年全年销售收入猛增至约3.6亿元,利润约8443万元,净利润约5300万元。

    “2008年是无限讯奇与中移动达成合作、12580开始商用的时间,而从2009年开始,无限讯奇的类SP业务得到中移动的全力推广。”何东说。

    如今,中移动改变分成模式后,无限讯奇的业绩必然迅速下滑。类似的变化,正在类似的公司中,同时上演。

    “现在中移动准备将‘类SP业务’的分成模式改成支撑,比如按照员工人头支付固定的劳务费,你有多少员工支撑,就给你多少钱。”何东说,如果改成这一模式,无限讯奇的业绩必然迅速下滑,“甚至公司明年是否能与中移动续约,都还没有定论”。

    不过,在何东看来,这样的调整并不能阻止这些关联公司从中移动处获益,因为关联公司可以采用新的对策,“比如大量扩招员工,并最大限度地压缩工资,赚取固定劳务费与员工工资之间的差额。”何东说。

    同时,中移动如何处理与上市公司的业务关系也将令人头疼。“比如说已经上市的神州泰岳,与中移动的飞信、农信通等业务,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所以对相关业务的调整也将更加谨慎。”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移动还必须兼顾其他关联公司,不能说只给某一家或某几家特殊的政策,这也是中移动首先从卓望开始调整的原因。”(王云辉)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