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日 部分“台独”社团发起“全民系绑黄丝带”行动,要求法院停止羁押陈水扁。
3日 台“研考会”公布民调显示,52.4%的民众满意马英九就任以来的表现,37.2%不满意,“改善两岸关系”以76.7%的满意度位居各项施政之首。
11日 民进党决议改革党务组织,废止乡镇市党部,依“立委选区”设置直属中央党部的“社会服务中心”,并选定高雄县等10区试办1年。
13日 台北地院以陈水扁仍有重罪、逃亡之虞及串证情形,裁定自7月26日起延长羁押2个月。
16-26日 第8届世界运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
18日 马英九推出谈话短片“治国周记”,强化网络宣传力度。
20日 台当局重新挂回“中正纪念堂”匾额,“自由广场”匾额则继续保留。
民进党公布“人民公投ECFA公民投票案主文及理由书”,并向“中选会”提交15万份“公投案发起人联署书”。 21日 台《远见》民调显示,马英九7月满意度降至35.5%,不满意度升为52.3%。
26日 国民党举行党主席选举,投票率为56.95%,马英九获28.5万票,得票率为93.87%。
27日 台《远见》杂志公布数据显示,7月“台湾民心指数”为41.3,较上月下降1.3点,马英九信任指数下跌至47.6。
民进党中评会决议,对日前参加第5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前“立委”许荣淑、前“农委会主委”范振宗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8月
2日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首度表示将展开“深刻、大规模的大陆政策讨论”。
3日 台“卫生署长”叶金川辞职,宣布投入花莲县长初选。
5日 台TVBS调查显示,高雄市长陈菊的政治声望达72%,为蓝绿之冠,马英九满意度跌至35%,位列倒数第3。
8日 莫拉克台风强烈侵袭台湾,引发强降雨、泥石流,对台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并引发台当局政治风暴。
14日 马英九召开上任以来的首次“国家安全会议”,针对“八八水灾”作出9点裁示。
16日 台成立“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
20日 台《中国时报》民调显示,马英九满意度为30%,不满意度为55%,刘兆玄满意度为20%,不满意度为63%。
21日 台《远见》杂志民调显示,马英九不满意度高达64.8%,满意度仅有22.9%,是去年就任以来的最低点。
27日 台“公投审议委员会” 驳回民进党的“ECFA公投案”。
30日 “藏独”头目达赖喇嘛在高雄市长陈菊等民进党执政县市长联合邀请下抵台,引发台湾民众强烈抗议。 9月
1日 “藏独”头目达赖喇嘛在高雄市举办“祈福法会”,并会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高雄市长陈菊等人,蓝营高层均未与其见面。
台“内政部”公告称,从明年12月25日起,台北县、台中县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市分别改制为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相关公职人员任期延至明年改制日。
7日 台“行政院长”刘兆玄率领“内阁”总辞,马英九任命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和桃园县长朱立伦分别接任“行政院正、副院长”。
9日 民进党为因应县市长选举调整中央党部一级主管,郑文灿、赵天麟、郭文彬、林阁雍分别出任组织部、文宣部、社运部、网络部主委。
10日 “台独”分子陈其迈复刊《蓬莱岛杂志》。
台“行政院长”吴敦义宣布新“内阁”人事,共异动14位“内阁阁员”,其中“国防部长”为高华柱,“外交部长”为杨进添,“内政部长”为江宜桦。
11日 台北地院就扁家6大弊案做出一审宣判,陈水扁、吴淑珍均被判处无期徒刑,扁家被处罚金及追缴犯罪所得共计14亿元新台币。
14日 台学者组建“财经立法监督联盟”。
18日 吴敦义首次赴“立法院”做施政报告。
22日 台湾高铁公司董事长殷琪辞职,遗缺由具官方代表身份的高铁执行长欧晋德接任。
24日 台“高等法院”裁定续押陈水扁3个月。
26日 民进党提名人刘建国当选云林县“立委”。
澎湖县“博弈公投”未能过关。
前“立委”许荣淑成立“人民最大党”并自任党主席。
27日 国民党选举产生210名中央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