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惠民新华章——鄂尔多斯市村容村貌整治纪实

时间:2010-08-23 09:32   来源:千龙网

  今年3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鄂尔多斯考察调研工作时,对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尽快解决村容村貌落后的问题。谆谆嘱托、殷殷期望,彰显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责任、情怀与理念。

  五个月过去了,胡春华书记关心、重视的事情落实的怎样?就此,笔者深入到东胜、达旗、准旗、杭锦旗,走村入户进行采访。

  万绿丛中点点“红”

  金秋八月,鄂尔多斯大地水草丰美、瓜果飘香、丰收在望。

  汽车穿行在绿荫掩映的沿河公路上,扑面而来的是无边的绿色。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粉墙红瓦,错落有致,次第跃入眼帘,好一幅醉人的田园风情画。

  沿着新修的乡村公路驶入村庄,我们来到老乡家中。房屋内部结构与城市住宅无异,客厅、卧室、厨房全部分离,彻底告别了过去的“锅连炕”时代。瓷砖地面、吊顶、洁白的墙壁,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处处显现出现代家居的时尚。

  农民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荡漾着的满是幸福和甜蜜。言谈中,充满无限感激。

  “变脸”,就发生在几个月间。

  沿河地区柴草乱堆、污水乱泼、垃圾遍地的现象渐渐成为记忆。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序幕已经拉开。

  重整河山、再塑形象,让农牧民享受发展成果、享受现代文明

  村庄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家园,也是精神生活的家园。

  这些年来,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地区经济总量、生态环境、产业层次、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但是,农村牧区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

  解决了温饱走向富裕的农牧民,渴望像城里人一样有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享受现代文明。顺应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改变农村牧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让广大农村牧区在富裕起来的同时,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文明起来,进入了鄂尔多斯市决策层的视野。

  4月24日,市委书记杜梓深入达旗、准旗调研,要求认真贯彻胡春华书记重要指示,迅速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全面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紧接着,市委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和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沿河沿线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会上,杜梓书记明确提出:“要通过整治村容村貌,重整河山、再塑形象,让农牧民享受发展成果,享受现代文明。”

  同时,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重点区域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学指导、科学推进、科学实施。

  一场村容村貌“大整治、大见效、大变样”行动有力度地推开,全市掀起了村庄整治的新热潮,到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在准旗十二连城乡,党员干部身处一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施工队伍忙碌不停,有建房的、有清运垃圾的、还有修路的……绘织成一幅和谐动人的劳动场面。

  这只是全市村容村貌整治行动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曾经破烂达拉滩,如今旧貌换新颜

  “打鱼划划渡口船,鱼米之乡大树湾,吉格斯太到乌兰,海海漫漫米粮川”。这曲广为传颂的伊盟小调,洋溢着达拉特旗人的骄傲与自豪。

  然而,物质生活的富足,并没有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

  曾几何时,垃圾和麦草、秸秆乱堆乱放,人畜混居、畜禽粪便遍地、白色污染以及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乱张贴等,成为米粮川上一道另类风景线。

  有人戏称,“米粮川就是个破烂达拉滩。”

  “这里原先到处是垃圾堆,每年天刚变暖,苍蝇蚊子就四处乱飞,臭气熏天。自从市里发出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行动的号召后,镇村干部积极响应,下大力气进行了整治,农民的居住环境彻底变了样。”白泥井镇党委一位负责人指着一片居民区说。

  在达旗白泥井镇公路边,几个村民聚在一起聊天,笔者下车随机走进了一户新建起房子的人家。

  房主是68岁的李交其老汉,他说:“过去住的土房子快塌了,政府掏钱给我们建了9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下住的放心了。”

  老两口还在家中办了个小卖部,不仅住上了新房,而且有稳定的收入了。

  随后,记者又到几户人家中去看了看,同样,院落收拾得井井有条,屋内窗明几净。

  印象中的破墙烂院、残垣断壁没有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远处,是在自治区率先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那一架架巨型喷灌机,一个个现代化种植温棚,一处处规模养殖基地,一幢幢别墅楼群,仿佛向人们讲述着这里从传统农牧业到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故事,也展示着旧村庄向新农村发展的巨变。

  树林召镇五股地村把村容村貌整治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紧邻树林召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和旅游业。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黄河民俗文化美食一条街。

  如今,调依然是旧调,但词已经换成了时髦的语言:“打鱼划划渡口船,要吃鲤鱼大树湾。吉格斯太到乌兰,一片锦乡万家欢。打鱼划划渡口船,风水宝地达拉滩。柏油马路东西穿,村庄旧貌换新颜……”

  “过去几代人都住土房子,现在砖房子够几代人住了”

  在杭锦旗锡尼镇蒋家梁村六社,笔者看到施工现场忙忙碌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独院房屋就要完工了。旁边,即将被拆除的烂土房子却显得那么刺眼。

  据社长王启才介绍,他家住的就是旁边的烂土房子。过去村里人住的都是些破旧土房,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盆盆罐罐都用来接水,而且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大家都担惊受怕。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政策,政府投入好几万,而自己只需要拿9000多元就能住新房,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看到即将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新房,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了,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

  一位村民激动地说:“过去我们几代人都住的是土房子,现在政府为我们盖的砖房子够几代人住了。”

  杭锦旗政府一位领导说:“因为梁外的条件差,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住的都是土房子,对他们来说,住砖瓦楼板房,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杭锦旗农牧民的积极性特别高。”

  “从来没有住过好房,有生之年就想住个好房”

  十二连城乡东不拉村王争平家的房屋正在翻修,新建的40平米南房也已完工。看到来了客人,热情的夫妇忙为我们切开了西瓜。

  今年48岁的王争平,因为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16年前建的房子一直没有钱装修,多少年来只能凑合着住个旧房。

  “从来没有住过好房,有生之年就想住个好房。”王争平说,“想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政策,如果政府不补贴,我们还得住旧房子。”

  “真是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他妻子在一旁附和着说。

  兴胜店村的22户农民新居工程进入尾声,乡领导、村支书和村民们正在现场紧张忙碌着。

  村民郭亮兵感慨万千:“我三十大几年住的都是烂土房子,只有烟洞上有几块砖,墙还用柱子支着,60来岁终于实现住新房的心愿,这真是及时雨。”

  有意思的是,郭亮兵还在给自家建房的施工队上打工挣钱。“这样,我自己盖房也贴不了几个钱了。”郭亮兵高兴地说。

  像这样生动而具体的事例,一路上,笔者看到和听到的太多了。

  村支书苏先保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家一个亲戚半个月前还来串门,前两天再次来竟然找不到他家了,看到崭新的村容村貌,还以为走错地方了,连连感叹家乡变化实在太大了。这也一时成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笑话。

  这时,一首悠扬的蛮汉调传来:“阳坡坡上砖瓦房那是咱的家。电灯电话电饭锅锅彩色电视,大车小车里里外外电器化。猪肉烩菜荞面圪团不稀罕,黄河鲤鱼辣子鸡丁鱼香肉丝伊利饺饺招待亲亲也不难……”

  这不就是当今准格尔人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吗?!

  乡镇干部驻村工作,一个月只回了两次家

  为了把这造福老百姓的好事办实、办好,市、旗、乡、村四级联动,一抓到底。

  市委书记杜梓六次到沿河调研指导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市长云光中要求从财力、物力上全力给予保障,同时着力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各有关旗区精心组织,将整治任务分解到位,分片包干,全力推进。

  各乡镇和村干部驻村工作,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一开始,有的社员充满怀疑,认为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个别村民还有抵触情绪,不搭理、不配合。

  看到干部们把院落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别人家的房子被收拾得里外一新,特别是看到过去住破烂土房的村民也要住新房了,那些等待观望的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打电话,主动找乡政府要做这项工作。

  后来,居住偏远的农民也找来了,要求给他们改造房屋。找的人太多了,乡镇干部只得一一解释,这项工作将逐步推开,最终惠及到每一个老百姓。

  鄂尔多斯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万户农牧民住新居”行动,规划建设了16个移民小区。

  位于黄河岸边的杭锦旗独贵塔拉移民区,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去年还在等待观望的搬迁村民们,今年都抢着入住。这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成为鄂尔多斯沿河经济带上镶嵌的一颗明珠。

  而达旗吉格斯太梁家圪堵移民区,简直就是个别墅区。

  农村牧区“大集中、小集聚”的居住格局正在形成。

  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水准,标志着鄂尔多斯城乡统筹迈向了一个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没有多少规划意识,村庄乱搭乱建,显得十分扎眼。

  如今,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各地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仅有生活环境的彻底改善,而且集中规划建设了养殖区,实现生活与生产的完全分离。有条件的地区,都上了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

  这其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他们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抓手,全力把这一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正值盛夏,许多干部的脸晒黑了,家也顾不上回了。十二连城乡副乡长王建国一个月只回了两次家,一直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各地还通过集中采购等形式,千方百计降低建设成本。

  “财政补贴是固定的,我们省,就是给老百姓节省。”王建国说。仅此一项,平均为每户农民节省2360元。

  在此基础上,各地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牧区环境卫生有人管、有人做,管得住、管得好、不反弹。

  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整治工作速见成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全市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工作计划拆除房屋4470户,新建住房2880户,改造住房6536户,整治商业门店1236户,整治公路沿线环境1042.1公里。截至8月16日,全市共拆除房屋3767户,完成计划的84%;开工新建住房2561户,建成1233户,完成计划的43%;开工改造5835户,完成改造5666户,完成计划的87%;整治商业门店1023户,完成计划的83%;完成公路环境整治784.6公里,完成计划的75%;拆除棚圈、土墙2847处,新建棚圈1939处,清理柴草垃圾4843处,累计投入资金62746.9万元。

  城郊结合部历来是管理的盲点、脏乱差的重点,东胜城郊地区的变化却让我们眼前一亮。我们顺着绕城公路、109国道、东康快速通道、荣乌高速和包茂高速东胜段转了一圈,路边绿树成荫,远山草木茂盛,整个城市都被绿色环抱,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漂亮的蓝顶白墙民居点缀其中,村屯周围、房前屋后、庭院四周、道路两侧,整洁有序、干净舒展。

  8月3日至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鄂尔多斯市考察调研时,欣慰地看到了沿河农村地区的新面貌,勉励鄂尔多斯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

  “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效果也是阶段性的,村容村貌整治是一场攻坚战,整个‘十二五’期间,仍然是鄂尔多斯的重大任务,都要抓在手上。贯彻自治区批复的《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市委书记杜梓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换新颜”。沿河沿线的村庄面貌变了,老百姓笑了,广大农村牧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新气象,展示着鄂尔多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内涵、新水平、新境界。(春来李再石)

编辑:钟宝华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