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要闻  论坛成果  重要讲话  本网专稿  人物专访  评论反应  图片新闻  论坛花絮  两岸文教交流  湖湘文化  湘台往来
字号:
马英九是湖南人?两岸论坛选址长沙意义非凡

  时间: 2009-07-12 18:49     来源: 环球时报     
 
    夏日炎炎的湖南长沙11日迎来了两岸交流的盛会──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湖湘文化研究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秦旭卿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选址长沙意义不一般。

  中华传统 一脉相承

  秦旭卿说,湖南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有千年古书院岳麓书院,有数量惊人的秦简、三国吴简,马王堆汉墓文化、江永女书、以及四大发明之一最重要的造纸术等都在湖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独特一面。

  尤其近代湖湘文化对现代中国影响深刻,湘军领袖曾国藩、左宗棠;辛亥革命先驱黄兴、推翻帝制复辟制度的蔡锷;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都是受湖湘文化的深厚影响,他们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还有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台湾政界名人宋楚瑜都是湖南人。

  秦旭卿说,两岸众多政界、教育界、商界知名人士,来到这座中国久负盛名的芙蓉城,品读湖湘文化,沟通两岸民智,传承中华文脉。湖南也再次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焦点,书写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这与湖南上面深厚的人文基础离不开。故此,第五届两岸文化经贸论坛在长沙举行,十分契合这次论坛的主题。

  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这是世人公认的“湖南精神”。不仅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湖湘大地留存的屈子遗风和流淌的诗意,深深感染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熏陶了无数祖籍湖南的台湾文化名人,琼瑶、洛夫、龙应台等等,使得浅浅的海峡无法割裂文化的血脉相融相通。

  湘台文化 相融相通

  朱汉民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门前历经岁月风霜的这副名联,既是湖南人的骄傲,也是湖南人的动力。千百年来,湖南人的精神与思想,或多或少都受着这八个字的暗示与影响。这次论坛还安排了海峡两岸人士,参观岳麓书院和马王堆汉墓陈列。前往瞻仰前贤大儒风范,共话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也是意义非凡。(周先)

 
编辑: 杨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