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湖南
 
台湾年代电视台湘西采风记

  时间:2007-07-07 10:03    来源:     
 
 

  2002年底,台湾年代电视台执行制作人郭碧纯小姐、节目主持人赵微女士及摄像记者黄照尘、黄俊才一行4人,冒着霏霏雪雨,踏上了湖南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对这里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情风俗进行采访,所到之处,耳闻目睹,无不感到新鲜、奇特、迷人……

  台湾记者采访的首站便是电影《芙蓉镇》拍摄地——永顺县王村镇。这座古老小镇,因为土司王驻地,理想的水陆码头,进入四川的通津津要道,可以想象当年“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兴盛景象。尽管后来土司王因战事频繁迁至上游老司城,但这里的繁荣昌盛景象一直延续不败。紧紧吸引台湾记者目光的是,五里长的青石板街上人流往来穿梭,古老朴实的民宅一栋紧挨一栋,琳琅满目的土家族织锦和土特产品陈列在商店柜台上……

  这是一座土家族吊脚楼,少说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楼上挂着串串牛角红辣椒,在王村镇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户个体民族织锦厂。只见满屋的板凳上,密密麻麻挂着各式各样的土家族织锦,有“土家族摆手舞”、“土家吊脚楼”、“土家农耕图”、“月是故乡明”等等,构图大方,织工精细,令人赏心悦目。三架木质织锦机不停地发出“啪哒、啪哒”有节奏的声音,土家姑娘正在用自己的巧手编制着幅幅精美图案。记者们一下被迷住了,变看变问变拍摄,忙把这美好的情景记录在磁带上,铭记在自己的心坎里。

  走到“豆腐西施”的米豆腐店,记者们立即停住了脚步,认真了解询问了制作米豆腐的全过程,泡米、磨浆、煮伴、冷却,食用时,用麻线或菜刀将大块的豆腐切成小小的四方块,在开水锅里一烫,盛上一碗,放些姜末葱花,加上辣椒粉和食盐,再添点醋,便可供人们食用。记者们煮了一碗,用瓷匙舀上一点往嘴里送,感到酸辣开胃,美不尽言。

  中午十分,台湾记者来到一户土家族居民家中采访土家特色菜“三下锅”。听说是台湾来的记者,主人家格外热情接待,按照记者的要求,对“三下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现场表演。“三下锅”的原料就是猪肝、猪肚和猪舌,制作时首先用茶油加辣椒、姜片、大蒜、花椒等佐料分别将三样菜倒进锅里进行爆炒,然后在火堂上架上一口铁锅,放进少许清水,把炒好的3样菜一起倒进锅里,这样,“三下锅”就算做好了。这道菜品种多,味道全,香味扑鼻,让人食欲大发。主人请记者们坐在火堂变的小靠椅上共进中餐,主人又端上亲自制作的干菜,让记者们品尝,尤其是主人特意为记者当场制作的八角桂皮煮田螺。香醇可口,味道极佳,记者们尝了一个又一个,每人足足吃了一小碗。
 
  晚上,台湾记者被邀请到吉首市德夯苗家作客。台湾记者走进一座古老的苗家四合小院,只见堂屋里除了摆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具外,那座红色的大苗鼓和板壁上篾编竹篓里插着鲜艳的山花,别具一格,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火堂里燃烧着毕剥作响的干柴,火势很旺,苗族老阿婆坐在火堂边烤火。屋内摆放了很多坛坛罐罐,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一位年轻漂亮、身着苗族服饰的女主持人口齿伶俐,向记者介绍:苗家有句俗话,苗家吃饭不离酸。这些坛罐就是用来腌制酸菜用,里面有酸鱼、酸肉、酸萝卜、酸白菜等等,在记者的询问要求下,女主人又详细向记者讲解了苗家菜的制作过程,并在火堂上表演,记者们看的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

  凤凰县吉信赶场是台湾记者采访的又一小站点。这天正是五十逢场的日子,记者早早乘车来到吉信,兴致勃勃地开闸放水了采访拍摄活动。约10点左右,赶场的苗族群众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向赶场地。凤凰、三拱桥、等较远一点的生意客是乘坐农用车来的,既拉货又坐人,十分方便,而近处的人,多是身着花边衣、裹着花头帕、背着歇篾竹织背篓的苗族阿公阿婆及得苟得帕(苗族姑娘后生),他(她)们背着挑着各种山货和土特产品,要到场上交易。乡场上,卖各式服装的摊子挂得五彩缤纷,金黄色的竹篾背篓、白色的糯米、红彤彤的柑桔密柚等,在场边上整齐排列,那冒着油花喷着香气的油炸灯盏窝粑粑,随处可见。吉信是生姜产地,场上收购的生姜堆成了山,但价格只有两到三毛钱一斤。乡场南侧是专门买卖牛羊和小猪等家畜的地方,牛羊猪的叫唤声、人们讨价还价的吆喝声响成一片,生意十分红火。台湾记者在沿路采访了前来赶场的苗族同胞后,又赶忙挤进人头攒动的乡场上,采访各种人物、拍摄各种镜头,对什么都感兴趣,把什么都想拍下来,一直马不停蹄地忙乎了两个多小时才十分满意又恋恋不舍地离开乡场。

  台湾记者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凤凰县城。汽车爬上一个小山坡再转个弯下行便到了“中国第一个最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记者首先来到北面的一个山头上,四面环山的凤凰古城尽收眼底,只见全城民宅飞檐翘角,排列整齐,古色古香;清澈透底的沱江,逶迤蜿蜒,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万亩古树林的南华山现象出一派葱笼。记者赶紧架好摄像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摇了一圈又一圈,摄下了这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下到沱江边上,只见河面上漂浮着一层薄雾;两排整齐的跳岩横跨两岸,将两边的城市紧紧联成一体,河边的吊角楼排列有序,鳞次栉比。记者们被这里如诗如画的风景所倾倒,顾不得寒冷,登上游船,在沙湾清水中来回游弋。上岸后,记者又在当地干部的引导下,踏上幽雅的石板路街小巷,采访了苗族老阿婆的剪纸表演,参观了独特的蜡染工艺;采访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小吃,详细听取了对凤凰景观的介绍。

   特别是记者们怀着对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的崇敬之情,瞻仰和采访了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一边仔细地参观了沈先生生前留下的件件珍贵遗物和专著,以便认真聆听讲解员对沈先生生平事迹的介绍,记者们被深深感动、折服了,表示一定要把沈先生的故事介绍到台湾去。

  台湾记者对湘西的采风活动结束了,时间虽然太短,但是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却太深刻了,湘西的山山水水,淳朴的土家苗族文化,热情好客的土家苗族人民,在记者心中刻上了永不磨灭的湘西情愫。临上火车时候,台湾记者们一再激动地说:“湘西实在太美了,我们今后还会再来湘西。”

 (来源:湖南与台湾)

编辑:轻晨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