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

三大奥运场馆万事俱备 神来之笔尽显奥运理念

2008-05-15 00: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李徽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动感时尚、流光溢彩,其中所蕴含的奥运理念更是值得称道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北京消息   14日,本网记者随“全国网站看奥运”记者团走进北京的三个奥运比赛场馆,带来第一手奥运筹备快报。

  百闻不如一见,关于北京奥运场馆的介绍绝不算少,但当记者零距离亲临接触时,仍旧感到震撼。“everything is ok,we are ready!”几乎在到访的每一个奥运场馆,都会听到和看到充满信心的宣誓。

 

  北京工人体育场——6万观众疏导有方 抗震可达7级

 

负责人介绍,工人体育场改造一新,已经历过一次测试赛的检验  

  建于1959年的北京的工人体育场,作为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经历了50年的岁月沧桑,见证了不计其数的体育比赛和大型盛会。为迎接奥运会而进行加固改造后,显得更为宏伟坚实。

  进行内部加固以适应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需要是“老工体”改造的首要问题。“加固采用的技术基本涵盖了国内结构加固的已有技术,充分体现科技奥运理念,堪称结构加固的‘百科全书’。”据场馆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改造后的工体已经达到抵抗7级地震的标准。

  改造后的工体目前可容纳观众6万2千多人,在奥运期间,面对复杂严密的安检工作,如何进行有序的观众疏导,保证及时入场观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工体奥运观众服务部门的副主任陶贞旭充满信心的告诉记者:体育场内的100条观众通道可以以每条通道平均每小时3000人的速度进行观众安检、验票等工作,2小时可基本完成全部观众的入场工作,“因此,来看奥运比赛,最多提前两小时到达即可!”

  此外,工体的新增设的无影照明设备,保证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而残疾人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增设,更是处处闪现着人文关怀的奥运理念。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堪比NBA,动感时尚以人为本

 

 

全彩高清LED显示系统让熟悉NBA的观众感到绝对亲切

  “这是NBA赛场吗?”第一次走进位于五棵松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的观众一定都会有这样的惊呼。这座从外观上看后现代感十足的建筑,内部更是紧贴时尚脉搏,看齐国际标准。

  这座地下3层,地上4层,可容纳观众1.8万人的篮球馆将见证2008北京奥运会男女篮球金牌的产生。而在此之前,或许将有数万观众被它热情激越的氛围所征服。

  走进场馆,一台状如漏斗的中央吊斗屏系统从“天”而降,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台自重达22吨的漏斗屏幕是国内首套全彩高清LED显示系统,可实现同步直播、慢镜回放、赛况播报、积分统计、广告滚动等多项功能,还可以配合场内文艺表演播放背景画面。

  这座庞大的篮球馆可以容纳18000人,如何让每一个观众都看赛场中心惊心动魄的比赛,不但是每个观众们最关心的问题,更是设计师所始终追求的效果。据了解,场馆设计师为了保证每个观众的观赛品质,将视点选在篮球场边线的地面上,通过反复计算和调整,通过对活动和钢结构固定看台高度设计的把握,很好地满足了视线要求。此外,根据观看篮球比赛的视线要求,通过对椅背角度和座椅高度,有效地满足了视线方面的要求。

  这一设计在几场好运北京测试赛中也让观众得到了全新享受。

  此外,篮球馆使用的座椅不同于一般体育馆的塑料硬背,全部采用豪华软包座椅,座距、座深均完全按人体工学要求设计,在满足体育馆对观众数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对舒适性的要求。更为贴心的是,为满足整个场馆内空气清新和冷热均匀的要求,赛场内除中央空调装置外,还在每个座椅下方安装了送风孔,将送风噪声降到最低,观众基本不会感到气流速度过快造成的不适。

  科技手段运用出神入化,皆是处于以人为本。堪称人文奥运理念的最佳展现。

 

  老山自行车馆——穹顶闪耀科技之光 电梯展现人文风采

 

 

老山自行车馆外观有如“飞碟”,未来感十足

  绿树掩映的老山自行车馆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但其实距地铁一号线不过10分钟路程,并不难找。这座状似飞碟、外观未来感十足的场馆,处处闪现着动人的科技之光。

  自行车馆的巨型圆顶以钢架搭建,在穹顶中心,是一个直径为56米的“大天窗”。据自行车馆的媒体副主任李闽介绍,出于照明考虑,天窗采用双层面聚碳酸酯板构造,散光作用明显,正常天气条件下,日常训练不用开灯也可正常进行。更令人称奇的在于室内有八种不同光源,能满足在场内任何角落都有良好视线,为运动员创造了最好的比赛条件,可谓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紧密结合的典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老山自行车馆还担负着残奥会场地自行车比赛。场馆为解决运动员休息室与比赛场地的落差问题,专门涉及了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大电梯,可以保证足够容纳残疾运动员和陪同人员,甚至一辆救护车。(李徽/文并图)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