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传承苏区精神 访《八子参军》导演

时间:2011-11-04 13:27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用“情”传承苏区精神

——访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导演张曼君

□记者刘珊伊

  11月3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进行着装联合彩排。该剧大量运用现代新型电脑灯光技术,服装色彩与灯光达到完美融合。 记者吴悦 摄

  著名导演张曼君曾是赣州土生土长的采茶戏演员,是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93年,她执导的《山歌情》,为我市捧回了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2项大奖。后来执导的《快乐标兵》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市目前倾力打造的文化大戏《八子参军》也邀请了张曼君亲自执导。11月3日,记者在《八子参军》排练现场见到了张曼君,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八子参军》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角度,选取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更具人情的主题,更加彰显人类的朴实情感,更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苏区精神和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戏剧创作宝藏。赣州市委、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眼光选定了《八子参军》这一题材,旨在弘扬苏区的传统文化,弘扬老区人民伟大的精神。”张曼君曾执导过多部赣南苏区题材的戏剧作品,她告诉记者,相比她以往执导的剧目,《八子参军》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和看点在于,选取了更具人情的角度,更加关注人的本体、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感情,更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她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人们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是永恒的,是值得艺术家去探求的。因此,创作团队力争将其打造成一个感人肺腑的艺术品,并使之传承下去。

  “赣南采茶戏是整部戏的根。”张曼君说,苏区文化无疑是赣南独一无二的标签,而在艺术形态层面,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特点则集中表现在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的演唱、音乐、歌舞等不可替代的表演形态特质正是最能表达苏区文化的渠道。一直以来,我们创作团队坚持的目标就是以赣南采茶戏为标杆,扩展音乐、歌舞的影响力,和全国的艺术表现形态接轨,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具有全国效应的、群众广泛认同的戏。

  今年恰逢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张曼君表示,《八子参军》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意义重大。“在80周年这么一个时间节点编排这部戏,并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戏剧酝酿的整个文化的气息、生命的形态都给予了纪念活动以更有生命意义的价值。”张曼君说,在艺术家们看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胚胎,如今,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怀着对这块土地的独特感情,开始重新思考为什么这块土地上能呈现如此伟大的壮举?为什么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会生生不息、子子孙孙地守护着一个信念?大家对苏区文化、红色文化的记忆和理解,找到了一种共振和共鸣。

  一部戏从无到有,凝聚着演职人员的辛勤汗水,演员们身上秉承的苏区精神时时感动着张曼君。“当戏剧结尾唱到‘子子孙孙传万代’时,我更多的是为我们台上的演员感动,正是他们无私无畏地付出那么多,才使这部戏走到今天。”张曼君动情地说。在训练的过程中,演员们非常辛苦,很多跌爬滚打的动作,演员们不畏艰辛,受伤、带病排练,一遍一遍重复毫无怨言。“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苏区后代们朴实、勤劳、勇敢、奉献的精神,他们不但是在创作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在重塑自己的灵魂。假如这部戏交给其他的院团来演绎,肯定无法表现出如此朴实、真挚的情感,正是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院团和演员,才能将它演绎得如此原汁原味。因为,他们的文化血液里面涌动着苏区情怀。”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