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产业大项目 灾区铺就清晰产业发展路

时间:2010-05-07 14:02   来源:四川日报

  行走在灾区,北川-山东、安县-辽宁、江油-河南、平武-河北、绵竹—江苏……一个个援建产业园区让代表们感受到灾区未来发展的强劲脉动。

  以园区为载体、转变发展方式、重构产业链条、探索长效发展机制,随着产业重建的全速推进,灾区的美好未来清晰可见。

  国家战略下的产业重建

  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厂房、一台台最先进的数字车床……在整体迁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汽新基地叶片厂车间,看着正在车铣的各种类型号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不断感叹:“大产业、大项目,灾区有大未来。”

  “绿色动力,造福人类。”车间展台上的这句产品推广语,正成为灾区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一个缩影。

  “以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加大核电、风电等新产品产出力度实现了生产经营的持续增长。”东汽总经理张志英介绍,2009年,东汽产值180亿,同比增长66.7%。

  在成都,以产业提档升级为重点推进的“三个集中”,使灾区工业“集中集约集群”水平得到提升、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的速度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扩大。

  在德阳,去年实施185个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改项目,朝着中国最重要、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迈进。

  在绵阳,“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三大新城呼之欲出,新兴产业得到极大强化。

  自我造血的跨越发展

  1.2公里的老街、1.9公里的新街民居已颇具“蜀汉风貌”。蜀道第一关剑门关,16个特色鲜明的乡村农家乐沿着585米长古街错落布局。

  “灾后重建不仅是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件的自我超越,更是灾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我超越。”指着剑门关镇上的这幅标语,隆昌县委书记潘国华感慨,“这样的发展理念和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作支撑,以安居为目的,依托产业布点建房,让社会资金、农民安置、产业发展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有机结合,解决受灾群众住进新居后的出路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这是灾区村落社区实现自我造血的路径。

  “算下来,一年至少收入两万元。”在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异地安置点,一家一楼开着小商店、露台是小茶坊,二楼是农家乐旅店的“花园洋房”,吸引了大家。老板刘小蓉说,安置的农户共同集资,统筹规划建设了沿山旅游宾馆,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山上绿色银行、山下住房安居、沿山旅游奔小康。”

  绵竹“一镇一品”的特色发展已初现成果,“江南水乡”孝德、“花果飘香”九龙,新姿喜迎八方客。彭州市商会办园区、大邑建设桃园新城来升级旅游景区等做法具新意。

  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

  江苏永大科技集团、天奇物流公司、无锡永新特种金属公司……在汉旺无锡工业园,一批批江苏企业先后落户。看着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绵阳市游仙区区长陈朝先感叹,“这样的合作模式让灾区又添了新的增长极。”

  对口援建变对口合作,和援建省市共建工业园区,搭建共同发展平台,成为灾区产业重建新模式。“要为绵竹留下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江苏省对口支援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李亚平这样说。目前,江苏和绵竹建设的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都已初具规模。

  “园区已引进企业24家,到位资金15亿元。”绵阳市副市长、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北川—山东工业园正成为北川全力构建灾后产业发展体系的强大载体。

  除了与援建省市开展合作,省内的区域合作,也正在形成互动发展机制。

  建在金堂县的成都—阿坝工业园,5年内可望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届时阿坝铝厂的铝锭运至园区进行型材和汽车轮毂深加工后销往龙泉驿;阿坝锂资源深加工成锂电池,为环保汽车配套;工业硅升级为多晶硅和单晶硅,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配套……

  一条清晰的产业发展道路,已在灾区铺就。

  札记

  一场无声的竞赛

  两天,68个参观点。高强度的集中展示背后,也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竞赛。

  竞赛的主战场,是各个重建项目。谁的规划设计将时尚与民俗结合得更充分?谁的重建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从进驻灾区的那天开始,所有的援建者暗地里都铆着一股劲。正如湖南省对口支援工作队副队长李永东所说:“某种程度上,现场会也是一个提前的验收会。”

  参观点的介绍,是又一个竞赛“项目”。代表们乘车参观时,沿途都有相应的介绍光碟播放。解说词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在极短时间内突出参观点的特色,成为能否抓住车上代表注意力的重要指标。

  其实,一场更激烈的竞赛,即将在参观者之间展开。参加现场会的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党政“一把手”们,思考着如何把灾区恢复重建的经验和精神带回去,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将是这场竞赛高扬的主题。

  事实上,我已经嗅到了“火药味”:每到一处参观点,总能看到参会人员跟老百姓一起算账,或频频按动快门记录现场,或比照反省自身优势和劣势……随着参观考察的现场越来越多,加入思考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种“竞赛”,也许正是这次现场会的重要成果之一。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