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北川中学:师生共掘生命路

时间:2008-06-09 11:00   来源:人民日报

  迎着早晨的阳光,一群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男女中学生,身穿印有中国地图或“红色心脏”图案的白色T恤衫,走出一排排帐篷,走进他们的新课堂……

  6月3日,当记者在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大院里看到北川中学这些可爱的学生,心里倏地一热,眼泪又止不住流出来。从那一张张笑脸上,再也看不到那天的泥土和血迹。20天前的那个上午,记者为他们掉过很多的泪,那是悲痛的泪水。北川中学旧校址那片废墟,北川中学师生们用双手开掘生命通道的壮举,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永远铭刻在记者心底。

  大灾难敲响急救的钟声

  北川中学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的唯一的完全中学。学校共有47个教学班,197名教职工,2793名学生。这是一座美丽而祥和的校园,悦耳的钟声在这里悠然回荡。

  可有谁料到,5月12日的那个瞬间,大地强烈震颤,大山脚下的北川中学轰然一声巨响,两幢五层高的教学楼顷刻间坍塌和沉陷,1000多名师生被埋入废墟。

  北川中学,前所未有的灾难、前所未有的壮举,同时发生在这个历史的瞬间。

  正在给高三同学上课的北川中学党支部书记张定文老师,马上指挥学生疏散,当所有的同学都撤离了危楼,张书记又在余震的抖动中,到高三每个教室看了一遍,才离开。

  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地震时正在食堂召开后勤工作会议。他跌跌撞撞跑出来,很快和张书记会了面。他们首先安排老师到市县去报信,接着成立了抗震自救小组,进行了分工。

  大营救迅速有序展开。

  从投入抢险到撤离险区,刘校长一直在奔波。他顾不上被埋在废墟中的儿子和生死未卜的妻子。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他上高一的儿子永远闭上了双眼,接着,妻子的噩耗又传来。撤离险区前,这个个子矮小、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儿子被埋的废墟前伫立,深陷的眼窝显得憔悴,满布血丝的眼睛透着坚毅的目光。

  年近50的张校长已经头发花白,他带领党员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冲向废墟,鲜血染红了他的双肩,而此时他的妻子被困在废墟中……

  从废墟中艰难爬出来的马校长,马上组织高三学生分组投入抢救和运输伤员。

  正是因为这种及时有序的营救,才使得许多师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在震后9个小时内,生还的师生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中扒出200多个被困的生命。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生命护卫花朵,用行动捍卫师德。

  张家春,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大家私下称他为“帅哥老师”。当灾难来临时,他马上喊道:“同学们,快跑,快,快出教室!”这是第一层楼的第一间教室,张老师的位置是逃生的有利地势,但他毅然退到讲台后面。学生陈涵跌倒了、傅丽颖被吓呆了,张老师拉起他们,一个个往外推。当教室门承受不了压力要倒的时候,他毅然用双肩死死地托住门框,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打开了生之大门。一个又一个学生从他的臂下穿过。随着一声闷响,这位年仅30岁的羌族老师,被无情的废墟吞没了。

  李佳萍,她本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但她把生的机会让给学生。她在疏散了30多个学生以后,却和另几个学生被压在水泥板下。在狭小、黑暗的空间里,李老师忍住剧痛,和孩子们拉家常,讲故事。三天三夜后孩子们全部获救了,而亲爱的李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们。她的一位学生说:“李老师,您在天堂一路走好,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学生。”

  像张家春、李佳萍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不顾妻儿安危,寻找学生的宋波、刘宁老师;不断地到摇摇欲坠的三楼背伤员的杜才盛老师;自己身负重伤,还不停呼喊、安抚伤员的蒋贤平老师;用身躯将门用力顶住,同学在他指挥下顺利地逃生,可自己却被埋在了深深的废墟之中的曾长友老师……

  在地震中,有40位北川中学老师遇难,有18位老师放弃了在第一时间去挽救他们就在本校读书的子女!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地震中遇难的张米亚老师曾经说过:“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也是所有老师在灾难来临那一刻的选择。

  《人民日报》 ( 2008-06-09 第06版/记者 刘裕国)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