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说
 
 
 
记者手记:从变小的记者证说起

  时间:2006-03-04 12:14    来源:     
 
 

  在领取大会颁发的记者采访证时,记者注意到,今年的记者证的尺寸与往年相比明显缩小了。记者同时了解到,今年“两会”期间,会务工作人员的住房标准也降低了;连温家宝总理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出的请柬,也将采用再生纸为材料……可以说,“创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等大政方针,已经体现在会议组织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这两天,记者在采访“两会”的筹备工作时,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节约、环保。从“阶梯式开关灯”到采用废报纸制成的铅笔,从缩小的记者胸卡到温总理新闻发布会的请柬,透过一个个细微变化,记者感受到的是“两会”更加求真务实、厉行节约的新风尚。

  环保:会场铅笔废纸造

  在本次“两会”上,一支支用废报纸制作的铅笔,摆上了代表、委员的桌面。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代表们使用的铅笔,都采用木材加工制成,虽然质量上乘,但消耗大量资源。纸制铅笔主要是利用废旧报纸为原料加工处理而成。一张对开4版报纸可卷2至4支铅笔,每万支铅笔耗报纸38—40公斤,可代替木材0.5立方米。这位负责人表示:“用报纸做铅笔,也许省不了多少钱,但我们就是要利用‘两会’这样重要的一个场合,向社会传递厉行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记者了解到,本届“两会”还将大量使用再生纸打印文件,这也是注重环保的体现。

  节俭:阶梯式开关电灯

  节俭,是今年“两会”保障工作的“主题”之一。为了节约能源,大会堂的管理人员在如何开灯、关灯上面潜心琢磨,摸索出一种省电的办法———“阶梯式开关灯”。

  “这种办法就是准确把握开关灯时间,对于暂时不用照明的区域和场所,及时关闭照明灯。”会议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大会期间,除了人民大会堂会场,大会其他会场也将学习、采用这种“阶梯式开关灯”。

  一张胸卡、一支铅笔、一张请柬,本来所费无几。但“两会”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在节约与环保方面率先而为的具体行动,让人欣慰,给人启迪。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