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分析
 
 
 
厉以宁:城市带动农村共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怎实现

  时间:2006-03-06 08:23    来源:     
 
 

厉以宁

     在体制转轨阶段,中国的城市除了具有一般的城市功能外,还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这就是城市将成为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协调城乡关系的中心。城市的这一特殊功能,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渐得到发挥的。这是因为: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和资产重组并成为产权清晰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自主经营企业后,城市的财政收入才有可能较快增长,企业才有实力来支持农村的建设;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众多的民营企业才有机会迅速发展,它们才有可能在吸纳较多的农民进入企业工作方面,也才有可能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

     也就是说,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而言,“工业反哺农业”既是经济体制深化后的结果,也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中国,离开了改革,离开了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只可能是一种构想而难以成为现实。现阶段,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在了解农村资源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

     提下,鼓励城市中的企业向农村和农业进行生产性投资,确立公司带动农村致富的模式。具体地说是扶植和引导若干龙头企业,把农民变成种植户、养殖户或手工业品生产户,公司负责组织生产和推销。这一模式在一些地区经过试验,已经被认为是有效的。在某些企业,还实行了农民入股。农民既取得劳动收入,又取得红利,这一体制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产增收过程中迫切需要城市在科学技术方面给予帮助。无论是单个农民的生产,还是同龙头企业挂钩的种植户、养殖户或手工业品生产户,城市给予的科学技术帮助都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城市对农村和农业的科学技术帮助,则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城市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吸纳大量农民进城工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的企业今后主要不是靠劳动力的廉价取胜,而是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取胜。因此,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包括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进城工作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培训,即使留在农村和继续在农业中劳动的农民,同样需要培训。城市在这些方面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农村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和帮助。除了教育以外,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文化事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等等,都需要城市给予支持帮助。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帮助农村发展。这些对于协调城乡关系和提高农民收入都是有益的。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