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记者眼中的两会
 
 
  来源:      日期:2007-03-09 14:56

 

  3月5日,对乌克兰国际电视台记者科瓦利来说又是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因为在遥远的中国北京,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了,这无疑是一条重大新闻。为此,科瓦利早早就和摄影师来到驻乌克兰的中国记者家中,拍摄他们收看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的场景,聆听中国记者对两会的解读。

  “我想通过采访驻乌克兰的中国记者,让乌克兰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两会的盛况,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两会所反映的中国发展的时代脉搏,”科瓦利说。国际电视台是乌克兰收视率稳居前两位的主流电视媒体,今年34岁的科瓦利担任电视台国际部主任已经11年了。作为电视台资深记者,他先后10次到中国采访,现场报道了库奇马总统访华、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令科瓦利骄傲的是,2002年,他曾作为乌克兰媒体唯一的特派记者,到北京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凭借对中国的深入了解,科瓦利在乌克兰记者圈中赢得了“中国通”的赞誉。谈及今年的两会,科瓦利滔滔不绝。“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审议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这不仅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大事,对于已经和即将到中国投资兴业的乌克兰企业界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境内已有数十家乌资企业。

  细心的科瓦利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他看来,这个“好”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标志着中国政府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以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速度再次令世界惊奇。

  科瓦利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重解决民生问题印象深刻。他说,乌克兰和中国同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政府着眼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值得乌克兰借鉴。“和谐”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对于中国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科瓦利十分赞赏。他认为,“构建和谐世界意味着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平等与民主,经济上的互利与合作,文化上的交流与共同进步。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为全世界带来巨大福祉”。

  科瓦利说,乌克兰国际电视台每年都对中国的两会进行报道。今年,电视台加大了报道力度。仅3月5日当天,该台就在3个新闻时段对两会进行连续报道,他制作的采访中国记者的专题片受到电视台同仁的一致好评。记者告诉他,今年两会对外国记者更加开放,首次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代表,首次安排更多的代表团组向境内外记者开放……这位1999年就曾采访两会的乌克兰同行难掩激动之情:“明年我将争取到北京实地采访两会,我期待着与两会的参加者面对面地交流。”

  (本报基辅3月7日电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

  《人民日报》 ( 2007-03-08 第03版 )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