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通过
 
 
  来源:      日期:2007-02-26 14:46

 

     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昨日正式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会议上说,去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纳入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纲要》通过,是对国家决策的积极呼应。

     福建省政协委员李建平说,种种发展态势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又一新“引擎”;《纲要》的出台,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全方位推进阶段。

     李建平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又一新“引擎”,还在于内部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主体福建省2006年生产总值达7501亿元,增长13.4%。浙江南部的温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应对“海西”战略,该市已成立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办公室。广东的东部和江西的东南部在“海西效应”的带动下,经济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指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联动发展,与香港经贸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台湾的产业对接、经济融合,将使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成为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

     ◇纲要解读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发端于2004年初,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地区,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建设总目标

     通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海峡西岸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发展壮大,速度、质量、效益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进一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到2010年,福建省生产总值超1万亿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向一个更高层次。

  来源:东方早报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