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阅兵专区

“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感受祖国成长和强大”

时间:2009-10-02 20: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10月1日电  题:“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感受祖国成长和强大”--一个三代红旗检阅车制造者自述

    新华社记者宗巍、褚晓亮

    “干了一辈子红旗”,是一汽人杨占良的人生写照。今年56岁的杨占良从17岁进入一汽工作,先后参与了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三代国庆检阅车的生产,是名副其实的红旗检阅车“活化石”。看着新一代检阅车惊艳亮相,回首前两代检阅车的风雨故事,杨占良感慨万千。

  红旗检阅车的“活化石”

    从2008年4月份来到红旗检阅车项目组,56岁的杨占良重新焕发了青春,一年多时间里起早贪黑,忙个不停,“仿佛又找到了年轻时的影子”。

    1971年,17岁的杨占良中学毕业后被分到一汽红旗轿车厂工作,当了一名钣金工人。在那个汽车还稀缺的年代,能生产汽车,而且是为领导人生产汽车,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杨占良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光荣。他白天向老师傅学习,晚上到夜校补习知识,和当时很多要求上进的年轻人一样,充分利用各种空闲时间学习。

    国庆35周年阅兵时,表现优异的杨占良成为红旗检阅车的生产者之一。“当时具体负责检阅车内的脚踏板设计,方便领导人上下升降。”15年后,已经成为红旗轿车厂副厂长的杨占良,又作为总指挥参与了1999年国庆50周年的检阅车生产。18个人奋战8个月,顺利完成任务。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前夕,拥有两代红旗检阅车生产经验的杨占良又被请到检阅车项目组,做起了顾问。来到新一代红旗检阅车项目组后,杨占良充分发挥了“活化石”的作用,凭借自己参加过两代检阅车制造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红旗车的对开车门是一个亮点,但是设计完后遇到了同侧两个车门不能同时开关的问题。重装,肯定来不及,怎么办?杨占良给年轻的工程师们出了一个主意,把原来两个车门中间一道缝,改成下部一道缝,上部两道缝,这样弧形车门就能同时对开对关。

    这样的主意还有很多。用项目组组长郭世军的话说:“杨占良是红旗检阅车的‘活化石’,年轻人从他身上能感受到老一代红旗人的精神和干劲,即便他什么都不做,我们心里也有底气。”

 

    压力很大,但心里有底

    说起这几天红旗检阅车的故事,杨占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给他印象最深的要数国庆50周年检阅车的制造。

    “参加完35周年检阅车生产之后,更加感到知识的缺乏,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一汽自己的职工大学,一学就是7年。”大学毕业后,杨占良回到红旗轿车厂的技术科,做起了技术工人。

    1998年,已经担任红旗轿车厂副厂长的杨占良接到任务,要为50周年国庆生产红旗检阅车,而他就是这款检阅车的总负责人。

    “当时感觉压力特别大,因为从1984年开始红旗车已经停产,十多年间也没有新红旗面世。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老红旗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杨占良说。

    说干就干,选定两台老款红旗车后,18人的红旗检阅车项目组开始了改装过程。整车安全检测、油管、刹车、发动机大修、底盘检修、整车电路重新调整,改装电动天窗,“等于把整辆车全部拆散,然后重新组装一遍。”8个月后,一台崭新的红旗检阅车制造完毕。

    “当时最棘手的是发动机的问题,因为那款老红旗车体积庞大,要想低速平稳地运行,对发动机要求很高。如果温度过高,油管中就会产生气泡,直接导致检阅车走走停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杨占良和项目组的师傅们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一个点子。他们在发动机上加了一个电泵,直接把油从油箱抽出来送到化油器,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虽然当时压力很大,但心里有底,因为红旗车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对于每个零部件都了如指掌,什么地方有问题了,很快就能排查清楚,解决故障。”杨占良说。顺利完成国庆50周年阅兵后,杨占良所在的检阅车项目组因为表现突出,被国防科工委授予集体一等功的称号,他自己被授予个人二等功。

 

  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感受祖国成长和强大

    在新一代红旗检阅车生产现场,杨占良指着一款红旗车说,那就是国庆35周年阅兵时的检阅车,而它的旁边就是参加这次阅兵式的新一代红旗检阅车,“能够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的生产,自己感觉到非常光荣,通过这三代红旗检阅车,也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国成长和强大的脚步。”

    杨占良说,与国庆50周年时的红旗检阅车CA772TJ比较,新一代检阅车的体积更大,重量却从5吨减轻到4.5吨。因为这款检阅车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钢板,不仅提高了强度,还减轻了重量。“以往国内制造汽车用的高强度钢板都是国外进口,而现在随着宝钢、鞍钢等炼钢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开发的高强度钢板已经应用到汽车行业。”

    除了钢材,一些尖端技术的应用也是新一代检阅车的亮点。杨占良告诉记者,像玻璃采用了航天飞机的悬窗技术,焊接借鉴了造船的先进工艺,陶瓷应用参考了坦克上的一些技术等等。

    “50年前做的红旗车也很漂亮,但是一对比就会发现,原先的不如新红旗。那就是因为50多年来我们的汽车工业、基础工业在一点点进步,检阅车成为展示这些国家成就的一个窗口。像新一代检阅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真叫人扬眉吐气。”杨占良说。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