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社会民生

羌屋背后的60年:住房变化记录时代脚印

时间:2009-09-22 1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60年华诞将近,四川汶川县威州镇布瓦羌寨村民挂红旗感党恩。中新网发 钟美兰 摄

 

 

四川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漂亮的羌屋。 中新网发 钟美兰 摄

 

  中新网汶川9月22日电(钟美兰)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与憧憬。今年68岁的汶川县威州镇布瓦羌寨村民马明善,亲身经历自家羌屋60年来的四次变化。

  民国时期:全家人三年工钱换来“垮垮”房

  小时候用柱子撑起的“垮垮”房,构成了马国善最初的记忆,1楼1底的土木结构房,底层关牲畜,人住楼上。吃饭时,自下而上的阵阵臭气自不必说,楼上的有些木板已经脱落,必须用几根木头支撑才不至于倒塌。

  “就那样的垮垮房,也是父母、爷爷全家人打了三年的工才换来的。”如今已是爷爷的他,诉说爷爷的历史,那是1935年,没有地没有房的他们,靠一年到晚给人打工养活自己,打了三年工,佃农说没有钱了,直接给了一间摇摇欲坠的房子了事。
 
  全家人无可奈何之余,便有了一丝丝庆幸,“我老汉(爸爸)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有自己的房子,虽然不是自己建的,终究有了落脚的地方。”

  1966年:90平方米的羌屋建了三年

  “垮垮房”一住便是三十年,“那房子跟烂衣服一样,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了66年,眼看就要倒了,不得不建房。”

  正当全国轰轰烈烈闹革命时,马国善所在的布瓦村迎来了羌屋的建国以来的建设高峰。布瓦村民依山而居,建房亦就地取材,木材远在山边,却无路可通,没有能力购买建材的布瓦人,穷则思变,集体组织村民上山披荆斩棘,开出一条取材的道路。

  建房的困难可以想见,“打地基,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木材,用了一年的时间;建房,又用了一年。”高3.5米、90平方米的1楼1底羌屋(楼底住人,楼上丢放杂物)1966年开始起地基,1969年才搬进去了,和马国善同时入住新房的还有几家亲戚。

  “我们修房修了三年,就和亲戚箍(挤)了三年,我们房子修好了,就轮到他们和我们箍了。”房子就在“你挤我,我挤你”中轮修。

  “居者有其屋”,这个千百年来无数人追求的梦想,马国善终于在国家最动乱的那一年得以实现。

  1982年:房子要更亮更坚固

  踏着时代的脚步,马国善慢慢发现了房子的毛病,到1982年,毛病已经累积到让马国善爆发:“房子太矮,二楼根本没有办法站人,每次放东西都只能猫着腰进去;太熏,一做饭,整个屋子都是烟;不够亮,一进屋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屋里的光线;最让人担心的是,以前由于材料不够,墙角石头不够,用了黄泥,日晒雨淋,日子一长,墙角黄泥剥落,整个房子都往下坐。”

  马国善决定把房子拆了重建,依然是土木结构,房子由原来的3.5米扩高到4米多,地基的石头多砌20公分;由3根木棍组成的窗户变为6根;窗户由每间一个增为每间两个,面积依然是90平方米,却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和几百元人工费。

  “别小看这一年半的时间和几百元的人工费,这充分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变越好,不是生活好了,哪有钱请人?”马国善一语道破真谛。

  变化的远不止这一点,以后的几年,14寸的黑板电视机也搬进了家,随后是整套茶几茶柜、电饭锅……

  “改革开放后,很多东西都排着队进了我家家门。”已年过六旬的马国善有着一张红润的脸,笑起来显出与年纪不相符的年轻。

  2008年:羌屋成文化遗产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了马国善的家又一次嬗变的机会。可是在一年前,他并不知道。“房子一倒,我的心就提了起来,房子没有得住,不会又要回到以前吧。”

  他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地震后半年,汶川便由抗震救灾转入全面的永久性住房重建,国家补贴2.2万元,他家修起了一厅三室的一层羌式楼房,一改以往的土木结构,全为红砖钢筋结构,抗震性能比以前大为提高。

  目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与布瓦村寨风格完全相同的黄泥小楼,进入家门,现代气息扑面而来,29寸大彩电正在播放“走入阅兵村”的节目,海尔冰箱依墙而立,软质沙发让地面、墙面铺着瓷砖的客厅变得温暖柔和,门外,是青砖铺成的四合院。

  “我家的房子从来没有修过这么快,几个月就完成了,花得还不是自己的钱。”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汶川县为整体打造布瓦的羌式村寨,风貌改造全由政府掏钱打造,于是才有了与原本土木结构完全一致的黄泥风格。

  “他们还想得周到,地震前的黄泥房子全作为文化遗产保留。”政府的这一举动正和马国善心意,新房修好了,老羌屋的地面、墙面全部铺上水泥。

  “老房子利用起来,正合我意,既可做吃饭客厅,做饭的烟熏可以保存土木房子,保留羌族民居文化,一举两得嘛!”说到这,他哈哈大笑起来。(完)

  住房变化记录时代脚印

  ——民国时期,羌藏民多附山结寨而居,房屋多为片石切成1楼1底土木结构房,少数建有碉楼,窗户很小,屋室较暗,牲畜关底层,人住楼房,房顶可晒、打粮食。

  ——1979年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存款储蓄年生一年,农村建房兴起,逐渐增多,建房由土木结构变为砖木结构。

  ——1984年城镇郊区农民开始修钢混结构楼房,后由2层向3层发展,大多为上下两层,房内有厨房,但无卫生间,畜圈分开,农户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汶川大地震,汶川县90%的房子重修,基本为钢混结构,风貌配合各村未来发展方向任村民选择样式。

 

编辑:杨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