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董必武:回忆第一次谒见中山先生

  时间:2006-11-06 14:08    来源:     
 
 


 

  我是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没有见过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在南京辞总统职后,曾到武汉来过一次,我那时恰恰不在武汉,也没有看见这一手创民国的巨人的丰姿。我那时是如何的叹恨自己缘分的浅薄呵!

  癸丑失败以后,我同我们同邑的张眉宣先生一路跑到日本去,当时中山先生得胡展堂、廖仲恺、陈英土、谢慧生、居觉生诸先生等之助,在日本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入党的党员要宣誓服从总理,要打指模。有很多的同盟会员不愿意这样干。实际上,也有很多的老革命党员在新的严重失败后,不愿意继续再干革命,借口拒绝宣誓和打指模而不入党。我同张眉宣先生经居觉生先生的介绍谒见中山先生。先生着现在所谓中山装的青衣服,容貌是美秀而文<静>,如我们平素所看的像片一样。先生辩才无碍,指示中国的出路,惟有实行三民主义的革命,特别鼓励我们在失败后不要灰心短气,要再接再厉地努力去干,革命不是侥幸可以成功的,只要我们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错误,想出好的办法来,继续革命,胜利的前途是有把握的。先生对于那些悲观失望的老革命党员,深致惋惜。我和张眉宣先生在谒见先生后,都成为中山先生的信徒。先生这几句训示,永远活跃在我的脑海中。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抗日民族自卫战争,我们因为军事、政治、经济上有严重的缺点和弱点,在抗战过程间,自然容易遭受暂时的部分的挫折,有些意志薄弱的人,难免不因此受“敌人的威吓和软化”。在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今日,我们说起先生这几句训言,使我们抗战的意志更加坚定起来,贯彻到底,这不是无益的罢!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


  (作者: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县人。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

 
(来源:孙中山纪念馆网站)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