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邓颖超: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时间:2006-11-02 17:30    来源: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从事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民富国强”,使中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实现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革命的胜利,不可能有什么现代化的建设。孙中山比清末改良派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懂得要建设中国,首先必须革命,铲除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外反动势力,清理好建设所必需的场地。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历史久远的封建帝制。他的这个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辛亥革命以后,国家混乱。孙中山发现革命并没有成功,后来又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便决心联合共产党开展新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虽然他未及亲见1925年到1927年革命风暴便去世了,但这场大革命的兴起,是和他晚年的思想与政策分不开的。他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看作好朋友,坚持联合共产党,依靠工农群众,不仅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而且促进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他的这个功绩更是不可磨灭的。

  孙中山一生,经历了中国局势和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他总是从世界发展大局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努力使中国的发展赶上世界潮流。他勇于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就是孙中山的根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一向把自己看作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建设的三十多年来,尽管有过大的曲折,经济建设的成就还是明显的,中国毕竟有了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和开放的实行,各方面的建设更加富有成效。然而,要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把中国建设成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指出,中国应当也一定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使中国人民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的这个信念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心声,至今还鼓舞着我们。

  孙中山虽然没有能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他所渴望进行的建设事业,但是他在国家建设问题上也提出过重要的意见。他认为,要建设好中国,必须认真学习外国的好东西,实行“开放主义”,而不能实行“闭关主义”。同时,他强调学习外国要“适合中国国情”,反对“事事都是仿效外国”。孙中山先生提倡的这种态度,体现着一种全面的观点和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也应当这样,既要勇敢地学习外国先进事物,又要从本国的需要和条件出发,有分析地去学,用以促进自己的创造和发展。

  今天,对于中国人民说来,最大的需要就是搞好国家的建设,使祖国尽快富强起来,使全国人民都能过幸福、富裕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国家的统一和全民族的团结。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国家的统一,认为这是中国建设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自1949年以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只有台湾仍处于人为的分裂状态,祖国统一大业没能最后完成。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广大侨胞的共同心愿和强烈要求,大势所趋,是一定要实现的。我们希望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得到解决,拖延不是出路,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台湾国民党当权人士应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大义而顺民心,同我们合作来办这件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真正忠于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实践和著作留给后人许多教益。认真研究这些宝贵遗产以为今天的借鉴,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人民日报》1986年11月12日)  
 

(来源:孙中山纪念馆网站)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