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御敌报国 精神传承——追思抗战中捐躯的黄埔学子

  时间:2008-06-25 14:36    来源:黄埔同学会网     
 
 

(一)

   黄埔建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黄埔军校作为一面革命的旗帜,当时成了“国民革命的中心地”,经过不长的时间,为革命培育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据史书记载,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共有5届毕业生,合计7399人,其中第一期645人,第二期449人,第三期1233人,第四期2654人,第五期2418人。这些黄埔同学,在统一广东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奋勇杀敌,屡建奇功,无愧是革命军的中坚力量。1924年10月黄埔一期学生参加了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黄埔二期和三期学生两次参加东征,讨灭盘踞在东江流域的军阀陈炯明;其间还回师广州,平息了杨希闵滇军、刘震寰桂军叛乱,使广州转危为安。旋即又南讨邓本殷部,最后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而在北伐战争中,黄埔四期师生参加战斗,白刃搏杀,伤亡惨烈,为打倒北洋军阀和促进工农运动充当“革命的利剑”,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黄埔师生在历次战斗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战役,无不有黄埔学子的血;每一个战场,无不有黄埔学子的骨。据不完全统计,阵亡将士第一期300人左右,第二期200人左右,第三期500人左右,第四期700人左右,第五期300人左右,合计竟达2000人左右,占毕业总人数的27%,可谓“触目惊心”!其中有国民党员,如军事教官刘尧宸(第一军第2师第4团团长);也有众多共产党员,如教官中的茅延桢(黄埔军校学生队第2队队长)、金佛庄(黄埔军校学生队第3队队长)、郭俊(黄埔军校学生队第3队第1区队队长,后任第一军第2师第6团团长)、章琰(黄埔军校教官,后任军校教导团营党代表)、曹石泉(黄埔军校学生队第2队第1区队队长,后任教导团第1团第3营营长)等;学生中的唐同德(黄埔一期,后任第3团第2营营长)、李劳工(黄埔二期,海丰农民自卫军大队长)、洪剑雄(黄埔一期,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北伐战时宣传队长)、曹渊(黄埔一期,第一军第3师第9团第1营营长)、蒋先云(黄埔一期,第十一军第77团团长)等。

  统一广东根据地战争和北伐战争,凝聚着国共两党党员的心血,是黄埔师生以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胜利之果实。第二次东征期间,刘尧宸所部攻打惠州城担任主攻,他率先垂范,登城躬挟竹梯,大声招呼:“有主义之兄弟们,不要怕,速从我来!”没走几步,城上敌人机枪猛烈扫射,弹如雨下,刘尧宸中弹倒地,临死前仍大喊:“你们要打进城去!”全团官兵虽伤亡过半,但在东征军兄弟部队支援下,1925年10月14日完全克复惠州,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北伐中,叶挺独立团进攻武昌通湘门,曹渊担任攻城奋勇队队长。攻城前,曹渊对各连、排长说:“我是营长,我先爬城,你们继上。”但攻城受挫,伤亡惨重。曹渊1926年9月5日拂晓给叶挺团长写战斗报告,表示:“革命军有进无退”,发誓定要完成登城任务。不料报告未写完,中弹倒地,仍高呼“革命军万岁!”全营登梯官兵几乎全部牺牲。10月10日,北伐军终于攻克武昌城。战后,独立团决定为曹渊等191位烈士在武昌洪山修建规模宏大的烈士墓和牌坊,上刻“浩气长存”、“精神不死”等字句,这是后人对曹渊等先烈亡灵的忠慰。第二次北伐时,1927年5月28日蒋先云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左脚中弹,师长命令他下火线,但他不肯,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仍带伤跨马,手舞指挥刀,率部冲锋,再次中弹,人仰马翻,仍高喊:“冲锋!向前杀去!”战后,周恩来在武昌为这位年仅25岁的团长主持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国共两党黄埔学子在大革命时期共同铸成的光辉业绩,至今让后人永远怀念,受到教育和启迪。

  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黄埔师生们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培育出一种特殊的团结革命精神。这就是黄埔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和北伐战争的胜利,都是不可能的。

(二)

  斗转星移,历史从十年内战翻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新篇章,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大革命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国共两党黄埔学子,如今都已成为军中各级领导指挥人员。在全民族抗战中,无论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他们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舍身忘我,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经过8年,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解放又一次作出重大贡献。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黄埔军校第一期至第五期的学生,粗略统计,列入“将领”人物的有26名。其中共产党5人:1941年牺牲的梁锡祜(黄埔一期,新四军教导总队负责人)、袁国平(黄埔四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中革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1942年牺牲的赵尚志(黄埔四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左权(黄埔一期,八路军副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冯达飞(黄埔一期,新四军教导队教育长、新编第二支队副司令)。国民党21人:1937年殉国的黄梅兴(黄埔一期,陆军第88师264旅旅长)、蔡炳炎(黄埔一期,第十八军第201旅旅长)、张本禹(黄埔三期,第4师第12旅副旅长)、吴继光(黄埔二期,第58师第174旅旅长)、朱赤(黄埔三期,第88师第262旅旅长)、高致嵩(黄埔三期,第88师第264旅旅长)、姚中英(黄埔二期,第156师参谋长)、杨杰(黄埔四期,第一军第一旅副旅长兼第2团团长);1940年殉国的丁炳权(黄埔一期,第八军第197师师长)、郑作民(黄埔一期,第二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1941年殉国的谢晋元(黄埔四期,第88师第524团团长)、赖传湘(黄埔四期,第十军第190师副师长)、燕鼎九(黄埔四期,第一战区游击挺进军第二十二纵队副司令官)、梁希贤(黄埔五期,第八十军新编第27师副师长)、陈文杞(黄埔五期,新编第27师参谋长)、朱实夫(黄埔四期,新编第3师副师长);1942年殉国的戴安澜(黄埔三期,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胡义宾(黄埔三期,第五军第96师副师长);1943年殉国的周复(黄埔三期,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彭士量(黄埔四期,第七十三军暂编第5师师长);1944年殉国的王剑岳(黄埔五期,第五十七军第8师副师长)。

  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可是,上述为国捐躯的黄埔学子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至今仍被后人传诵着,以下举要二三:

  在共产党方面,最值得书写的首当左权。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是抗日战争中中共阵亡将士职务最高的人。他辅佐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八路军作战,深入到晋东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左权和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粉碎了敌人14万兵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歼敌近万人。1940年3月,左权指挥部队全歼朱怀冰两个师,打退了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巩固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左权和朱德、彭德怀一起指挥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为制定作战计划,左权倾注了全部心血,有几个月时间,废寝忘食,运筹帷幄,聚精会神地周密思考着战斗部署。战斗打响后,经过20多天的奋战,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破袭正太路的任务。1942年5月,日军在晋东南集结3万兵力,发动了对解放区惨绝人寰的大“扫荡”,推行“治安强化”政策。此时,八路军总部转移到山西省辽县麻田镇。左权心系周围的整个党、政、军机关的安危,他命令部下将彭德怀安全护送出去,而不顾个人安危,指挥司令部突围。当队伍冲向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时,左权发现担文件箱的战士没上来,就叫警卫员马上回去找。警卫员刚走敌人又扑了上来,一颗炮弹在左权眼前爆炸,弹片击中左权的头部,壮烈殉国。哀讯传出,震动了八路军全体将士。他在抗战5年中,从未离开前线,亲自指挥所部突出重围,自己却战死疆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颁发了《关于追悼左权同志的决定》,号召全军将士继承左权遗志,坚持华北敌后更加艰苦的斗争,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为纪念左权烈士,1943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左权县,10月将左权公葬于涉县,彭德怀亲笔撰写墓志铭:“隆塜丰碑,永昭坚贞不拔之毅惊魄”。

  东北抗日联军高级将领赵尚志的骄人战绩,也为人所共知。“九?一八”事变后,他相继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兼第7师师长等职务。他戎马一生,多年来奋战在抗日前线,领导指挥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频繁出击,英勇作战,打退敌人的多次“讨伐”,取得了巨大胜利,在哈东、汤原、江北等广大地区建立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0年蒙受“被开除党籍”的冤案,放逐苏联伯力。1941年赵尚志回到东北,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表示:“我死也要死在东北的战场上”。1942年2月12日,在率领小分队袭击敌人时,遭到敌人特务机关的预谋暗算,负重伤被俘。在审讯时,他坚贞不屈,忍着剧烈疼痛对伪满警察说:“你们不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了祖国,还不觉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说完闭口不语。年仅34岁的赵尚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壮烈地牺牲了。为纪念这位英烈,1947年,珠河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将县名改为尚志县。1982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正式为赵尚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恢复名誉。

  在国民党方面,首推赫赫有名的戴安澜将军。在他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参加过第一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对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围剿”和古北口抗战等战斗。“七七”事变后,先是在河北战场上英勇杀敌,1938年又指挥了台儿庄战役的外围战斗。1939年,戴安澜晋升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该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是年冬,日军进犯广西南宁,戴安澜指挥所部与日寇争夺南宁东北屏障昆仑关,半个月内3次收复昆仑关,共歼敌6000余人,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战斗中,戴安澜身负重伤,但却不肯退出战场,颇有大将风度的他表示:“军人既以身许国,安能计及个人生死。”1941年12月,国民党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由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3个军组成。戴安澜对第200师能以远征军的主力入缅甸作战而兴奋不已,表示:“如得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部入缅援英作战。在东瓜、棠吉等地英勇抗击数倍于已的敌军进攻,且战且撤。5月,第200师撤至缅北郎科地区热带密林时遭日军伏击,激战中,戴安澜不幸胸、腹各中一弹,离开了人世。而这里距离祖国只有三五天的行程了。全师官兵对38岁师长捐躯,无不失声恸哭。第200师入缅作战历时137天,所部1万余人,回国时仅剩4000余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曾赞誉:“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1943年4月,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隆重举行戴安澜追悼大会。毛泽东的挽诗写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蒋介石的挽词是:“浩气英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是对这位国民党黄埔学子的最高褒奖。

  国民党另一位黄埔学子谢晋元,也是值得追思的。他早年参加北伐战争。“七七”事变后,已是旅中校参谋主任的谢晋元怀着抗日救国的激情奔赴抗日战场。“八一三”淞沪会战时,第88师262旅团副谢晋元,和团长一起在上海闸北地区阻击日军,并亲率524团1营坚守阵地,掩护88师主力后撤。完成任务后,谢晋元所部450余人扼守位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为迷惑敌人,对外号称800人。就在这座钢筋水泥结构的7层大楼上,凭借赶修的防御工事,演出了“八百壮士” 最悲壮的一幕。谢晋元带头书写遗嘱,率部激战3个多小时,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敌人始终无法攻入仓库大楼。在连续4天的血战中,毙敌240余人,伤敌无数,我军仅伤亡37人。谢晋元早已决心死守到底,决不撤退,曾作诗自励:“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谢晋元率部孤军奋战,嬴得上海各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只是租界当局的压迫和蒋介石的命令,谢晋元于1937年10月31日率全体官兵含泪撤至租界,他本人最后一个离开了仓库阵地。后来他们被解除武装,备受租界当局的虐待,谢晋元于1941年4月遭叛兵杀害。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褒扬他“参加抗日,为国捐躯”。而“八百壮士”的佳话早已名扬天下,被编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三)

   抗战中,黄埔学子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显赫战功,嬴得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新中国成立后,有的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有的新建或重修陵园墓地。他们牺牲时大部分在三十几岁,最小的只有23岁,他们正值青春年华,还会有更多的抱负和更大的作为去报效国家和人民,但却英年早逝,这是多么令人痛心之事!然而,他们用流血牺牲,换来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不仅嬴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且以实际行动传承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并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国共两次合作中,两党都十分重视并共同培育黄埔精神。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说中号召师生:“要学先烈的行为,要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要“视死如归,以为革命而死是很高尚、很难得和很快乐的事”。如此“便能够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有了这种精神,革命军人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神圣责任。1926年9月,时任军校政治教官的共产党员安体诚在《黄埔日刊》上发表题为《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指出:“黄埔精神,是坚信并实行总理(即孙中山——引者)所定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军人的精神!”是年11月,时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的共产党员熊雄告诫黄埔五期同学:“如果要想做个忠实的革命者,就应该积极的保持黄埔的精神,发扬黄埔的精神”。时任军校代理总队长的国民党员张治中也著文指出:“黄埔是真正革命的基地,黄埔精神是真正革命的精神”。到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10月,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指出:“黄埔同学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是光荣而重要的。在抗战中,只要三十万黄埔同学真正全部发扬黄埔精神,谁敢中途妥协?谁敢进行内战?”1942年10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出:“现在国家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之秋,黄埔同学更需要团结,以贯彻抗战到底。”为传承黄埔精神,1941年10月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呼唤黄埔师生发扬黄埔传统精神,团结抗日救国。由此可见,国共两党所共同呼唤传承的黄埔精神,乃是一种真正团结的、爱国的、革命的精神。

  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在大革命时代,黄埔师生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北洋军阀,坚贞不屈,杀敌报国,视死如归,使黄埔精神大放异彩。到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学子将黄埔精神不仅再次迸发出来,而且进一步得到传承与升华。这是国共两次合作的真谛,是两党应当共同珍惜的宝贵遗产。

  近20年来,黄埔精神在海内外传承有加。1984年6月,在北京成立黄埔同学会,旨在发扬爱国精神,致力振兴中华,促进祖国统一。中国香港、台湾和世界各地,为实现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联络感情,加强交流,促进中国完全统一,振兴中华,也纷纷成立黄埔同学会。随着时代的前进,黄埔精神越来越充分显示出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一方面对抗战为国捐躯的黄埔学子,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思念。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黄埔精神,同心协力,团结奋进,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新贡献。

  让黄埔精神永驻中华,发扬光大!

 
编辑:杨丽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