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把蜀中大地变成良田沃土

时间:2010-10-14 16:04   来源:四川日报

  “再造一个成都平原”,我省已确定新的重点、新的举措,力争把蜀中大地变成一片良田沃土。

  集中力量打“总体战”

  在 《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2011-2015年)工程规划上,记者看到了一张规划图,图中绿色代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集中在我省的东部和南部区域,且成块状分布,并非四处开花。

  “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突出重点,整合各方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表示。

  区域分布上,以承担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任务的88个县为重点,结合我省60个产业基地培育县,5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3个示范片,共规划103个项目县,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示范带动,见到成效的原则,实施“34551”工程。即:围绕优质粮食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三大重点,在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4大区域,沿成渝、成南、成雅(乐)、成绵、雅攀5条高速公路沿线,规划50个重点县,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面积100万亩。

  资金投向有重点。任永昌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近年来我省每年有20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土地整治,主要分散在四五个部门,到了基层也成了星星点点。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按照管理主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三不变”和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评定的“三统一”原则,整合农业部门涉及的多个项目,集中力量打总体战。

  工程项目也有重点。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重点实施田间排灌工程、田型调整工程、田间提灌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和地力建设五大工程。工程措施与农耕农艺措施相结合,农田基础设施与耕地质量建设相结合,改型与改质相结合,着力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稳定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带来高效益

  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了严格的标准:除了要达到“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本高效、优质安全、科技领先”的标准,还具体到田成方、土成型、能排能灌,甚至连土壤有机质含量、熟土厚度和年粮食生产能力都有了详细的界定。

  高标准将带来高效益。据测算:到2015年,全省可新增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项目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将大幅提高。按全省目前农作物复种指数2.4测算,项目区亩平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0公斤以上,完成全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30%的增粮任务,实现新增产值2.8亿元,新增种植业纯收入18.7亿元,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年增收150元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大幅增加四川高产稳产农田比例,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同时还可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品质,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将明显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缓解耕地与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效益显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和耕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满足区域生态建设的需要;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可减少农田水土流失。通过建设有机肥积造设施,可减少污染;通过指导农民合理科学施肥和用药,可节本增效,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蓝图已绘就,步伐更铿锵。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