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高科技 融入长三角
 
 
  来源:      日期:2004-09-24 14:32

 


  正当全省上下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和交流,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时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建立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的生日。10年来,开发区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辛勤耕耘,成为“国家队”的后起之秀。短短10年时间,开发区所在的下沙从当年一片钱塘江滩涂,崛起一座集现代工业、高教科研、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成为一个以外商投资为主导、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杭州湾地区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为主,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

  10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建区方针,遵循“世界著名,规模经济,高新技术,环保控制”的四条原则,牢固树立“项目是开发区生命线”、“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奠定了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到2002年底,开发区已吸引24个国家和地区的244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累计引进外商总投资35.16亿美元,合同外资26.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23亿美元,引进内资投资总额92.18亿元人民币。其中列入全球500强的企业中,已有18家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29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98个。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吸引外国投资的主战场。
   
  强实力,优势产业异军突起

   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杭州湾发展现代工业、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至2002年底,开发区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3.2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26.47亿元,完成税收57亿元,其中上交国家税收(含省市)36亿元,完成出口创汇18.2亿美元。10年来,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从1993年的0.7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252.21亿元,年均增长92%;税收从1993年的38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17.59亿元,年均增长155.4%;出口总额从1993年的173万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5.65亿美元,年均增长90.2%。

  开发区重视特色优势产业的培植和发展,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新药港产业基地、机电园区、高科技化工园区等专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港三区”一号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家电、生物医药、食品饮料、高科技化工、纺织化纤六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微电子、移动通信、光电产品、笔记本电脑等产业基础。引进了摩托罗拉、三菱、东芝、台湾富士康、士兰集成电路、立昂电子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

   IT产业中的移动通信,聚集了摩托罗拉、东方通信、三菱、富士康等主机及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了年生产手机2000万台的规模,是我国最大的移动通信生产基地之一;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开发区内投资建立年产240万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作为尖端技术的芯片制造上市公司士兰集成电路已在开发区内投产了5英寸芯片生产线,6英寸芯片生产线预计明年投产;立昂电子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医药工业已形成生物基因工程、天然药物及制剂、医疗器械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引进了九源基因、美国眼力健、中肽、澳亚、康莱特、泰尔茂医疗器械等一批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
   
  创优势,全力打造环境品牌

  按照“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流动开发”的建设思路,10年来,杭州开发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设理念,努力打造环境品牌优势。

  10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15亿元,其中投入城市基础设施资金25.2亿元,在2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营造了良好的“九通一平”投资环境。建成连接沪杭、杭甬、杭宁、杭金衢等六条高速的下沙高速公路枢纽中心,外围交通更加便捷。开发区历来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创建“国家环境管理示范区”,2001年3月通过ISO14001认证,成为我国第三个以整体区域为对象实施该标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累计绿化177.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开发区呈现绿树成荫、绿草成坪的江南美景。开发区内水、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开发区遵循“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精简机构,简化行政审批内容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独创了“三个中心”(即项目推进中心、项目建设中心、项目投产中心)运行机制,为进区企业提供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大力开展“亲商、安商、富商”和“三个一”工程(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收费、一个部门综合执法)。重视以法治区,建设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努力营造接轨国际、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
   
  谋特色,构筑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的形势,开发区贯彻省市“科教兴省”战略,切实承担起建设全省最大规模下沙高教园区的重任。

  下沙高教园区是世纪之初我省一项规模宏大的人才工程。规划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总投资86亿元,总建筑面积近480万平方米,安排15所以理工类、经济金融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可容纳14万在校大学生的下沙高教园区,以其全新的办学理念和超前的规划,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

  在下沙高教园区建设中,开发区建设者们弘扬了“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的开发区精神。自2000年11月正式破土动工,到2001年秋季首批新生入学,仅用了10个月时间,完成了西区4.03平方公里建设,保证6所高校按时开学招生。下沙高教园区建设,既凝结着省市领导高瞻远瞩、共谋发展的雄才大略,又反映出开发区建设者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实战精神。

  高教园区建设为开发区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铺平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与之相衔接,目前,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00公顷的大学科技园区,将构筑起下沙高教园区15所高校和开发区400多家工业企业互动发展的平台。开发区管委会为进入园区的创业者提供一流的创业、居住生活环境,建立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省内外高校、出国留学人员、开发区企业到大学科技园创业。
   
  绘蓝图,强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进入新世纪,“长三角”这块活力四射的经济热土,正日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船”。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大量涌入长三角,长三角正在变成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强大磁场,加快向国际性制造中心发展。

  为顺应长三角新经济发展态势,最近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全面作出了我省主动接轨上海,进一步提高我省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把着力打造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作为浙江接轨上海,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我省制造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在开发区面前。10年积淀,开发区所形成的人才、产业、环境和区位优势,提供了开发区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开发区将紧紧抓住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一时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强势打造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再展国家级开发区的风采。

  一是整合提升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开发区规模。借鉴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当前,开拓、务实的开发区人正在描绘一幅170平方公里新的总体发展规划蓝图,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开发区将在省市支持下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更大范围解决跨地区资源整合问题,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合作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发展优势产业,增强集聚能力。为接受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产业辐射,开发区将在已经集聚的六大产业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努力打造五大基地:①打造IT产业基地。发展以摩托罗拉、三菱、富士康为核心的无线通讯产业,逐步形成年产5000万台手机的生产能力,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移动通讯产业的重要基地;壮大以东芝为龙头,构造笔记本电脑研发到关键零部件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培育以士兰、立昂、三菱综合材料为主体的半导体产业;②打造以眼力健、泰尔茂、中肽、澳亚、创新生物、康莱特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基地;③培育以松下、伊莱克斯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基地;④发展以精工、爱知专用车,中策橡胶、横滨轮胎、矢崎配件、仪表、机电、世宝方向器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专用汽车生产基地;⑤壮大以娃哈哈、顶新、中萃、丘比食品为重点的轻工食品基地。

  力争到2010年,形成引进合同外资130亿美元,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出口创汇70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是优化大环境,再树新形象。环境是开发区的第一品牌,是杭州开发区吸引众多外商投资的重要法宝。投资环境建设永无止境,任重而道远。为了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当前,开发区正在着重抓好两项工作:①以抓好“三场、三带”(即区口广场、高教园区西区广场、出口加工区广场,高教园区公建带、绕城公路及3号大堤沿线生态带、沿江景观带)环境建设工程为重点,全面提升开发区形象。到2005年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努力把开发区建成一个绿树成林、花草遍地的园林生态城区;②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流服务环境。根据省信息产业厅的要求,开发区正率先在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发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努力建设精简、高效、接轨国际的一流投资环境。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潮起正是扬帆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艘时代巨轮,必将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北京五洲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