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再吹和煦春风
 
 
  来源:      日期:2007-04-29 09:02

    中国台湾网4月29日北京消息 阳春四月,风和日丽,备受海内外各界关注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50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当前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论坛开幕前接见代表时所言,本届论坛“反映了两岸同胞扩大交往、加强合作的迫切愿望,符合两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国共两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论坛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再度吹来和煦春风。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继去年4月两岸经贸论坛、10月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大型系列活动后,国共两党有关方面举行的又一次重要交流与对话,是国共两党再次携手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活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8日会见参加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全体代表时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两岸分则两害,合则共赢。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强劲,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强劲的动力和更优越的条件。加强两岸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8日的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两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交流与对话的不断深化,激发了两岸同胞携手合作的热情,促进了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同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更强烈地感受到,和平顺应民心,发展造福两岸,合作带来双赢。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两岸在经贸、投资、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交流是非常热络的,是频繁的,是快速成长的。两岸之间经贸、投资的关系,含有文化的因素、血缘的因素。我们文化相通、血脉相连、自自然然、水到渠成,所以,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是显而易见,是非常自然的。

  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围绕这些议题,两岸代表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各抒高见,并同声呼吁尽快实现两岸全面直航,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游,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

  时不我待 代表呼吁尽快实现两岸直航

  论坛首日,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专家、学者,围绕两岸直航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两岸直航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现在是实现两岸直航的大好时机,台湾当局应顺应岛内主流民意、历史潮流,趁势而动,实现两岸互惠双赢。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於世成教授表示,两岸不能实现直接、全面和双向的海空直航,已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主要障碍,不仅将影响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化发展,也将成为台湾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於世成认为,两岸若实现直航,犹如给台湾经济插上一对翅膀,去实现其新的飞跃。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认为,经过多年发展,两岸经贸互补互利、互相依存的格局已经形成,20多年来台湾同胞通过经贸投资而形成的与大陆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为两岸直航提供了现实需要的推动力。

  刘绍勇表示,两岸庞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对两岸直航形成巨大的需求。但由于不能直航,使得航空公司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旅客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货物则增加了各种中间环节,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戴佐敏也表示,数据显示,两岸间对空中直航存在相当强劲的需求。实现两岸间的空中直航,将节省航空业者航运成本,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增加机场运量并提升临近地区附加价值。

  台湾亚都丽致饭店总裁严长寿说,台湾航空业者无不盼望实现两岸直航。

  文化是软实力教育是助推剂 两岸代表共商教育交流

  在昨天的论坛专题报告中,两岸的代表们不约而同的表示,教育在两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教育是增进软实力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

  台湾理律法律事务所所长高希均表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讨论“教育”议题,深获我心。高希均认为,教育提升、经济成长、福祉增进,三者的关系牢不可分。

  对于大陆的教育发展,高希均建议说,大陆应设法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投资;在20年以内,培养出至少4个世界级大学;提升年轻一代在英语方面的潜力;加快借用台湾的优秀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作专题报告时也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对教育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袁贵仁介绍了大陆近年来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近年来,大陆教育投入有较大增长,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师资队伍明显壮大。

  袁贵仁表示,台湾的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真诚希望两岸更多地交流,也希望台湾教育界人士对大陆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宝贵意见。(郭强 钟宝华)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