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何继良:改制是新闻网站直面挑战的必由之路[文字]

时间:2009-11-18 17: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视频收看:http://www.taiwan.cn/shp/vft/ft/200911/t20091125_1153560.htm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大家好:


  从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推出电子版,开启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新纪元至今,已近十五个年头;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东方网,也即将于明年5月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周岁。九年多来,东方网始终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坚持市场化产业运营相结合”作为网站发展的基本理念,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争主动。可以说,改革创新是推动东方网九年多事业、产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互联网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探索互联网传播规律下的内容影响力提升,是东方网的“立网之本”。


  ——东方网从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入手,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和重要任务等题材上坚决做到不缺位、不失语;并力求不断创新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历年两会报道中,东方网先后推出国内首个两会交互栏目——“网议人代会”(2001年2月)、国内首个网民参政献策专栏——“百姓议案”(2004年1月),并于2007年实现国内首次地方两会小组审议网络直播和全国两会全团审议网络直播。在刚刚过去的上海九届市委九次全会上,东方网又率先尝试进行了公务网视频直播,为党内民主建设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此外,2008年11月起,东方网策划推出“在线访谈+视频直播+意见征集”为一体的领导与网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意见交流平台。目前,平台已推出了俞正声、韩正、等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在线,区县书记、区县长在线,区县公安局长、检察院院长在线等多个系列活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营造和谐舆情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东方网从打造公益性社会服务平台入手,通过构建以网吧和信息苑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社区文化延伸服务,探索网络互动业务和文化信息化渠道整合,不断增强在开放式竞争中舆论引导新格局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317家东方网点和349家东方社区信息苑、1639家东方农村信息苑遍布上海全部18个区县,基本实现主流网站延伸主流互联网服务,主流互联网服务推进主流网站影响。东方网点、东方网苑和东方网,在互为依托,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形成了包括品牌共享、内容共享、技术共享、渠道共享、用户共享为主体的全方位舆论多元引导和网络文化建设共享联动体系。


  围绕互联网业态,坚持市场化产业运营,坚持多元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尝试,坚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探索互联网运营规律下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是东方网的“强网之道”。


  坚持市场化产业运营,发挥主流网站品牌影响力,整合体制资源优势,提升平台综合支撑能力,打造网站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化背景中具备有效盈利模式和持续竞争力的业务项目和发展路径,直面并协调竞争压力、政策助力、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是东方网市场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东方网九年多来坚持打造线上线下整合的网络文化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摸索出十项网络文化服务平台,包括互联网公共传播平台、互联网互动交流平台、互联网在线直播平台、公信力移动资讯平台、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公共上网平台、互联网排行导航平台、互联网诚信服务平台、互联网出版服务平台、文化信息产业发展平台。这十大服务平台已成为上海打造在线文化的核心平台。


  目前,东方网影响力方面,日均PV流量超过5000万,日均独立访问者数近300万,内容涵盖中英日三个语种,延伸覆盖互联网、无线网、电视网三网平台;产业结构方面,除东方网自身外,下属报社一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8家,子公司业务涵盖上网终端连锁、无线增值业务、技术研发输出、企业征信体系、比较购物搜索、无线定位测控、创意产业园区等十余个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门类。东方网九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胡锦涛、李长春、刘云山、王晨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这为东方网进一步做大做强,明确了方向,注入了信心。


  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新形势下东方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东方网面临着来自所处外部环境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商业网站仍旧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其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优势,在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运营中,转换成对新闻网站全方位的空间挤压。


  其次,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国家财政扶植以及母体资源和资本支撑下,发展迅猛,影响力覆盖面大大提升。


  第三,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纷纷转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其网站事业编制对人才的吸引力,其母体信源和资金等的发展支撑力,都使其迅速成长为新闻网站的强劲对手。


  最后,电信等ISP运营商对内容领域和终端领域融合的战略部署,以及对新闻网站无线业务通道资源的门槛设置,也都为新闻网站的业务发展增加了阻力。


  另一方面,东方网面临着自身内部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东方网2000年成立之初就在国内首先探索一网两制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为消减东方网的体制约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着体制改革不彻底等问题。


  其次,人才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目前,东方网内容采编人才在数量和质量的储备上具备一定优势,但在市场营销、技术项目、资本运作等经营性人才上捉襟见肘,尤其体现在具备内容、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远远满足不了网站下一步发展。


  最后,随着互联网资本市场和业务类型的日趋多元,东方网成立之初的资本优势,在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在互联网风险比例的投资规律下,越来越显得单薄和无力。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两方面新趋势:一方面是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为目的,以下一代互联网和3G手机启用为标志,以“窄到宽+固到移”为特征的新一轮“媒介融合”趋势;另一方面是以中国网民对互联网消费应用从娱乐消费转向实用消费,从信息消费转向服务消费,而全球网站的传播和内容形态从精英传播转向草根传播,从“专业生产内容”转向“用户生产内容”为特征的新一轮WEB2.0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下,现代舆论传播形式和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而深远的变革。一方面,东方网等新闻网站被纳入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国家战略,必须具备符合国际定位的对外传播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必须与社会生活和社会舆论的介入方式转变相适应。

  因此,东方网亟须在确保肩负宣传和舆论引导使命的前提下,进一步摆脱传统体制束缚,融入市场运营,谋求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两条生命线的突围发展。而改制为这一切带来了战略性机遇,我们清楚认识到,改制是东方网直面挑战迎接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们坚决拥护、积极贯彻《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和国新办主任王晨同志在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东方网将按照中央制定的转企改制的线路图和时间表,扎实、稳健、循序渐进地推进相关工作。


  其次,我们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将努力贯彻五个匹配的原则。即,第一,实现网站组织架构和战略格局与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匹配;第二,实现网站流量与社会影响力、资源号召力、市场占有率以及经济效益转换力的匹配;第三,实现网站现有新闻发布和平台业务模式与互联网成熟、有效、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匹配;第四,实现网站运营资本结构、来源与互联网市场化开放性的资本构成及投资规律的匹配;第五,实现网站法人治理结构、制度体系及管理水平与现代企业制度及上市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匹配。


  一方面,通过转企改制,东方网将全面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体制格局。人事管理层面,人事任免、考核奖惩,评估导向等管理权限和制度将进一步实现与现代企业理念和制度的对接;运营框架层面,市场反应,决策机制、部门结构等将进一步实现与市场化竞争环境的对接;观念意识层面,正确处理政绩与业绩,媒体与平台的关系,使之进一步实现与互联网媒介生态的对接。


  另一方面,通过转企改制,东方网将全面构建符合现代传播体系要求的新资源体系。资本构成层面,从政府行政拨款和母体或股东单位股份中突围,通过上市等手段寻求开放式资本成长;产业构成层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业化支撑实体和多元化运营格局,强化东方网市场风险的抵御和化解能力;资源构成层面,提升人力资源、平台资源、技术资源、资质资源、信息资源、品牌资源等资源储备、增值和运营的能力及活力。


  我们坚信,改制是东方网直面挑战的必由之路,在改制过程中,东方网将进一步确立长期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以新闻传播为特色优势,以新媒体为核心,以海派视角为风格,具备现代传播和资本运营基础,具备影响力跨地域、多平台辐射的集团化融合媒介。力争走出一条符合党和政府对新闻导向要求,又与市场发展密切结合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谢谢大家。

 

编辑:徐丽华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