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2018  >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  >   优秀征文

追忆原常州市台联副会长、顾问毛应粹

2019年01月21日 16:36: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19年1月1日,看到《人民日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的启事,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我想起,2011年市委统战部一个难忘的感谢电话和19年前刻骨铭心的那次采访。

  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常州统战》杂志2011年第1期(双月刊,2月份出版)“桥台之音”栏目发表了我写的文章《怀念原市一院副院长段荫昌及他的妻子毛应粹》,不久,我收到市委统战部综合处处长、编辑李梅香的电话:“毛应粹的小女儿段华娜读到了文章后,非常感动,特地打电话给编辑部,表示感谢,电话中她哭了。”原来,段华娜看到文章中配发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毛应粹老人生前在病床上阅读《常州侨联》(报纸)”,很激动。

  毛应粹女士,1989-1993年担任过常州市台联(台属联谊会)副会长,1993-1998年市台联顾问。

  2011年2月11日《常州日报》刊登了一条讣告,父亲告诉我:“毛应粹去世了,享年93岁,她是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段荫昌的妻子,段荫昌1965年率我市第一支医疗队,到武进魏村巡回医疗时因公牺牲,年仅48岁。”父亲曾在市政府车队开过车,知道这些事。毛应粹,是否就是我2000年9月2日采访过的那位市台属联谊会顾问?看了讣告内容和她子女的署名,才确认:一生辛劳,热心侨、台事业的毛应粹,因久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3日辞世。我不由回想起17年前,采访毛应粹写作段荫昌材料的往事。

  2000年,常州市委党史工委的叶英姿委托我写关于缅怀段荫昌的材料,并留下了毛应粹的宅电,我满口答应,并约好日子到她家采访。记得那是个大热天的上午,我骑着自行车去的,常州市桃园二村23-6号,与毛应粹谈了几小时,了解了许多关于段荫昌的情况。

  段荫昌原籍武进潘家桥,1917年6月10日生,其父段彦琛是基督教徒,曾和美国人芮真儒等一起创办武进医院(今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并任副院长。段荫昌从小读书用功,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后考取上海第一医学院,1940年毕业,入昆明西南运输处医院任内科医师。1942年与毛应粹结婚后,辞任,在昆明开设私人诊所。1945年兼昆华医院内科主任。1947年回到常州任武进医院内科主任。1955年起,历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州分会理事长,市人大代表,还是省政协委员和市一至四届政协常委。

  段荫昌是常州早期有影响的名医之一,医术精深,尤长内科,对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亦很有研究。他精通英语,解放后又自学俄语。他数十年如一日,吸取国外先进医术,钻研医学业务,著有《中毒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探讨呕血类发生情况在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临床意义》、《慢性肾盂肾炎》、《实用消毒法》等论文。为了提高医师的外语水平,他请来外语教师为他们上课。他阅读大量外文资料,写下文摘卡,为他们介绍国外医学动态。他指导下级医师写论文不遗余力,鼓励青年医师读书上进,常州一院现75岁上下的医师,早年都得到过他的悉心栽培。

  解放后,段荫昌将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为人看病不管贫富都一视同仁,晚上遇到急诊,随叫随到,亲自抢救,如遇有疑难病症,需请外地专家会诊,从不含糊拖沓。他经常晚上九、十点钟到病区巡视。遇有擅离职守和违反院规者,不管是哪一级医师,都严肃批评。如病情记录不清或字迹潦草,他决不容忍,并亲自复诊。他常对医生说:“一份病史资料,犹如一面镜子,它记载着病人的一切,也反映着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医生的职责,就是要向病人负责。”上世纪60年代段荫昌指导医师们制订操作常规时,那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令常州一院的医师们现在想起仍不敢稍有疏忽,深感遗风犹在。由于工作出色,1956年段荫昌出席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大会,1962年参加国庆天安门城楼观礼活动,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

  1965年4月,段荫昌率医疗队到魏村等地搞血吸虫病防治巡回医疗。当时农村条件艰苦,他便动员大家亲自动手,打扫茅草房屋,并和大家一起睡地铺,不向当地政府伸手。凡群众送来一张小板凳、一盏油灯,待医疗组换地方时,都亲自送还,上门感谢。同时,他还经常义务为群众看病。有一次深夜,天下着大雨,一个小女孩高热惊厥,生命垂危,请医疗队去抢救。本来只要儿科医生去就可以了,可是,他二话不说,拿起雨衣,就消失在黑夜中……待小孩病情控制后回到住所,时针已指向凌晨2时。早晨队友醒来,又不见他的踪影,原来又去复诊了。这种对病人高度负责的作风,深受当地群众爱戴。

  段荫昌率领的医疗队在魏村经过3个月防治,控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使很多血吸虫病患者获得新生。农民们称赞:“大医院来的大医生(大是段的谐音),待人和气,没有架子。”这次巡回医疗,原计划只要负责德胜河以东,任务完成后,一些队友议论回城。他却说:“任务是没有底的,工作要主动寻找,不能满足取得的一点成绩。”并当场宣布,再延长一个月,到德胜河以西集中收治一批血吸虫病患者。

  1965年7月4日一大早,大家将医疗器械、行李搬上帆船,向北开船。这天风浪特别大,船摇晃得很厉害。有些队友担心会翻船,他提议集体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助助胆。但是在唱到《贫富中农一条心》时,突来一阵狂风,将船打翻,队员全部落水。附近农民纷纷跑去救援。结果,不会游泳的队员得救了,却找不到会游泳的段荫昌和杜琴仙,先后捞了4个多小时,才将段荫昌和杜琴仙护士的尸体捞上来。消息传出,全城震动。

  段荫昌去世后,夫人毛应粹挑起家庭重担,也让她在海外的3个兄弟都为祖国出份力。假如没有丈夫的因公牺牲,也许毛应粹不会成为支撑家庭的顶梁柱,假如没有骤然而来的打击,也许毛应粹不会变得这么坚强。

  2000年的那次采访,年逾八旬的市台属联谊会顾问毛应粹,坐在家中沙发上,说着牺牲的丈夫,神情安详。

  老段去了。面对4个还没成人的孩子,当时在市一院工作的毛应粹挺起胸膛,继续丈夫没有走完的路。毛应粹下定决心,就是吞糠咽菜也要让孩子长知识、进大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二儿子段华俊见妈妈那羸弱的身子要撑起一个家,懂事地对毛应粹说:“妈妈,我不读大学了吧。”“瞎说!”从不发火的毛应粹杏眼圆睁:“妈妈千辛万苦,没有别的愿望,就是要看着你们进大学,像爸爸那样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也许孩子们还不知道,毛应粹天天早上6分钱买两块麻糕,带到医院中午就着一杯开水当午饭,从来舍不得吃一顿像模像样的午饭。面对这样的母亲,还有什么好说的?孩子们只有用拼命学习来报答母亲。他们没让妈妈失望,毛应粹的4个孩子3个进了大学,现在都成了有用之才。大女婿景政治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省党代表、省人大代表,常州的康乐宫、中华恐龙馆、长安大厦、一院病房大楼就是该院设计的。不过,毛应粹自己觉得还有一丝遗憾:最小的女儿,由于文革没有能念上大学。

  本来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毛应粹闲不住。她的3个兄弟都在海外,她觉得改革开放也要让他们为祖国出份力。

  1979年,毛应粹赶到香港与台湾的兄弟见面,恳切的言辞打消了弟弟的疑虑。从1984年起,弟弟便和北京五矿进出口公司做拆船生意,已做了300多条,他还开辟了从台湾基隆经琉球群岛到上海的客运航线。弟弟告诉毛应粹:“即便是折本生意,我也要做下去。”牵线搭桥,引进外资,毛应粹最喜欢做“红娘”,就算倒贴电话费、招待费也情愿。问起成效如何?她笑笑:“还要努力。”

  一头白发,神情坦然,毛应粹走过了那弯弯人生路。

  我仍清楚地记得:2000年的那次采访中,看到毛应粹一直保存着的段荫昌的许多照片,有生活照、工作照,有1956年出席省群英会的照片,还有他与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合影的长长的代表集体照。还有段荫昌写的处方,书写工整,虽然纸张已经泛黄。她还在影集的扉页他的一桢小照下,用3瓣布绢花拼成一个美丽的鸡心型图案,有粉红、淡黄几种颜色。可以看出,多年来,她对段荫昌恒久的爱和永远的思念。至我采访毛应粹时,她已经守寡35年了。她用澄蓝色墨水娟秀的字迹写下6万多字的自传,她要把这段人生经历告诉子女。她当时很乐观,社会活动很多,一个月电话费要两三百元。就在采访时,还与市侨办的领导通了电话。

  翻开19年前的采访材料和记录,往事历历在目。写下以上文字,作为对毛应粹、段荫昌的深切怀念。(作者:崔勇)

[责任编辑:李杰]